2025 上半年超 7 成陶瓷卫浴上市企业营收下滑,行业转型阵痛几何?

admin 2 0

到今年八月底时,已经有十几家陶瓷卫浴方面的上市企业,都公布了2025上半年的报告,从财报情况来看,超过7成的企业营收以及净利润出现下滑,不过仍然存在个别企业营收呈现逆势增长,现金流也有所增加 。

这种呈现出“冰火两重天”态势的局面,反映出当下陶瓷行业处于转型期时所面临的阵痛以及机遇,一方面存在着因市场萎缩、产能过剩而引发的种种生存方面的测试,另一方面存在着在政策倒逼、新兴市场冲击状况影响下的潜在空间的开拓。

当下,二零二五陶瓷行业生存之战依然在持续不断地加剧,那一场涉及行业大洗牌的戏码到底已经上演到了哪一步呢?

图片源于网络

停窑潮蔓延VS技改升级热

2025年上半年,全国许多地方的陶瓷产区,停窑率急剧大幅上升,广东产区停窑率上升,江西产区停窑率上升,福建产区停窑率上升,山东产区停窑率上升,湖北产区停窑率上升,四川产区停窑率上升,河北产区停窑率上升,这些产区超40%的生产线停产,有个别产区停窑率竟然高达70%,部分陶企从年初一直到现在都未曾全面开齐生产线。 (相关链接:窑潮!山东、河北、广东、福建、江西、四川、湖北、湖南…)

相较于过去年份,今年上半年陶瓷企业停止窑炉运作的时间相对而言提前了一些,从6月开始有不少陶瓷企业陆陆续续停止窑炉运作,相关的行业里头的人士表示说明,这是订单数量不足、货品堆满仓库的现象、比拼降低价格、制作成本十分高昂、环境保护相关因素等多种情况重叠相加而产出产生的结果,所以因此,部分陶瓷企业选择采取主动降低产品生产数量的方式,来缓解减轻库存所带来的压力。

图片源于网络

另一方面,6月是传统家装淡季,7月同样是传统家装淡季,并且房地产暴雷了,该行业跟陶瓷行业关联度很高。依据国家统计局消息,2025年1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4%,2025年2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4%,2025年3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4%,2025年4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4%,2025年5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4%,2025年6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4%,2025年7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4%,2025年1月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19.4%,2025年2月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19.4%,2025年3月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19.4%,2025年4月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19.4%,2025年5月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19.4%,2025年6月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19.4%,2025年7月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19.4%,这致使瓷砖、卫浴等建材工程订单大幅减少,市场需求被压缩。

但在同一时间,今年7月,有个别产区的陶企,出现了阶段性停窑的情况,到了8月,该现象仍然存在,其停窑原因,是为了对窑炉进行改造升级 。

比如广东产区,欧神诺会针对广西藤县基地3号窑进行技改升级,白兔瓷砖把1亿元专项资金投入到生产线设备改造之中,着重推进珠海25#窑以及湖南1#窑的设备更新与数字化改造,肇庆富强陶瓷凭借3000万元投资完成陶瓷喷雾塔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广东创成陶瓷对6号窑炉生产线展开技术改造升级,这标志着企业生产体系正式踏入智能化新阶段。

欧神诺董事长吴志雄视察广西藤县生产基地

25号窑的白兔瓷砖生产线,进行设备更新又开展数字化升级改造的招标项目,举行签约仪式。

肇庆富强陶瓷 陶瓷喷雾塔节能技术改造项目

广东创成陶瓷对6号窑炉生产线技术改造升级

江西产区的世纪新贵,达成 5 号窑双规格混烧工艺技改,会持续针对 1、2 号窑压机等设备开展迭代技改;精隆陶瓷,构建 1 条智能化仿古砖新生产线,后续规划逐步更替老旧生产线;金阳陶瓷,采用拆旧建新形式分期对 2 条老旧西瓦生产线施行技改。并且佳宇陶瓷、奥巴玛陶瓷、天朗陶瓷等,也相继对生产线进行迭代升级。

福建产区当中的闽清博达陶瓷,投入了6000万元,达成了生产全流程智能化的提升,其年产能能够达到500万㎡;闽清新隆丰陶瓷,完成了生产线的改造,然后点火进行投产,其窑炉的能耗降低了20%-30%。

闽清新隆丰陶瓷进行全面技术改造升级

天欣科技,在湖南产区,计划投入3亿元,用于全部生产线的装备升级,这其中涵盖拆除重建窑炉,还要把窑炉改成小窑型。据知,当前5号智能双层窑炉,就是第一条生产线,其技改已步入最后阶段,预计在9月20日左右点火烘窑,年内计划完成4条;湖南宏康陶瓷投入8000万元拆旧建新窑,签约建造数字化智控节能单层窑炉、双层窑炉各一条。由湖南建陶产区某陶企高管披露,湖南整体开窑率约70%,多数陶企都在进行技改设备升级。

位于湖北产区的楚林陶瓷,日产30000㎡中板的新改线,完成了点火投产仪式,这意味着产品装备、工艺、品质实现了全面升级;当阳陶瓷协会秘书长周勇,曾于今年8月表示,湖北当阳建陶产区的陶企,是短期停窑,停窑时长最多1个月左右,其原因在于窑炉改造以及减少库存。

反倾销VS出海潮

今年1月至7月期间,我国陶瓷砖出口总计金额为17.73亿美元,与去年同一时期相比较,下滑幅度为8.37%。虽然“不出海,就出局”这一口号在近年来国内业界广泛流传,被视为大势所趋,但陶瓷行业在出海过程中,需要面对贸易壁垒以及关税压力,国际市场份额竞争十分激烈,还有属地化运营方面存在的诸多难题等挑战 。

2025年起始,存在一部分国家,或者国际组织,针对进口瓷砖,甚至是中国瓷砖,发起反倾销调查,或者加征关税。2月18日,印度尼西亚财政部作出决定,继续对进口瓷砖征收保障措施税,为期两年,第一年税率为12.72%,第二年税率为12.44%;

3月3日,海湾合作委员会反国际贸易损害行为技术秘书局发布公告,这份公告表明,应沙特阿拉伯企业申请,对原产于中国的瓷砖启动反倾销第一次日落复审调查,同时也对进口自印度的瓷砖启动反倾销第一次日落复审调查;

5月1日,美国商务部,对进口自中国的瓷砖,发起第一次反倾销,发起第一次反补贴日落复审调查。8月25日,美国商务部,对进口自中国的瓷砖,作出第一次反补贴快速日落复审终裁,裁定若取消本案现行的反补贴税,将导致中国涉案产品的补贴,以358.81%的税率,继续或再度发生;

图片源于网络

5月29日起,阿曼所有海关入境点,对原产于中国的陶瓷和瓷砖征收反倾销税,征收期为五年,对原产于印度的陶瓷和瓷砖征收反倾销税,征收同样为期五年;

6月26日,肯尼亚对进口建材产品实施阶梯式征税,进口陶瓷地砖要加征3%出口促进税,进口墙砖要加征3%出口促进税,进口装饰陶瓷要加征3%出口促进税,进口卫生洁具要加征3%出口促进税。

陶瓷行业转型阵痛与机遇_陶瓷砖价格_陶瓷行业2025上半年报告

这些措施反映出了全球瓷砖市场竞争加剧的趋势,反映出了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趋势,不过仍有部分陶瓷企业积极寻求出海机会,在海外投资,在海外投厂,近期发生了如下这些情况:

8月底,永欣瓷砖厂正式投产,其由建华陶瓷董事长吴鸿强投资,位于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地区,总投资1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7亿元,首批产品已出口至吉尔吉斯斯坦,价值约85万美元(相关链接:近7亿元!又一中资陶企投资海外并正式 投产)。

同在乌兹别克斯坦,8月30日,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共同建设的乌兹别克斯坦皇冠陶瓷合资有限公司,其开业点火仪式,在费尔干纳州顺利举办,这标志着佛山陶企在中亚的首条智能化陶瓷生产线正式投入生产。

8月29日,印尼首条大产量抛釉双层窑生产线在印尼Pegasus陶瓷成功投产,该生产线是由科达陶机承建的。

“高铁版”科达新型窑炉在印尼问世

同一时期,摩德娜于广东狮山总部开启通往世界市场的新征程,在新兴生产基地也开启通往世界市场的新征程。多台核心设备顺利装车,此次装柜发运涵盖多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国际项目,其中一个是南美洲项目,该项目助力中资企业持续扩张产能,打造区域标杆;还有西非项目,此项目支持印度资本在非洲建设现代化陶瓷生产基地,即将发往加纳的中资全抛釉生产线,会推动当地高品质瓷砖制造;另外是印度项目,该项目配套全规格柔性化生产线,助力高端瓷砖制造能力实现跨越式提升。

与此同时,力泰陶机依托智能化、绿色化、柔性化整线装备为越南陶瓷企业提供助力,越南陶企VTC于2021年同力泰陶机联手推出日产3.7万㎡的二次烧瓷片生产线,在近期又一次引进“中国制式”装备,与力泰陶机签订30分钟快烧工艺、日产30000㎡的全抛釉烧成窑组合。

力泰陶机与越南陶瓷企业VTC签订提供设备合约

此外,越南TAKAO集团近期第十次牵手力泰陶机,在抛釉大板整厂项目上落子,力泰陶机凭借速度展现“中国智造”,助力TAKAO集团达成智能生产模式与绿色环保双重优势。

力泰陶机与越南TAKAO集团签约第十条抛釉大板整厂项目

此前,5月27日,旺康陶瓷位于坦桑尼亚的造纸、陶瓷卫浴、日用陶瓷产业园,在坦桑尼亚滨海省MKURANGA隆重举行开工仪式,该项目是中坦合作重点工程之一,6月,特福国际也就是科达和森大合资经营的企业,在肯尼亚点火投产该国史上首条全抛釉砖生产线,紧接着又在科特迪瓦陶瓷厂宣告投产。

还有,存在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在诸如东南亚、中东等区域,正处在工业化以及城市化加速的阶段,在2025年启动多个大型基建计划。比如说马来西亚,有着约1万亿元基建投资;越南,有大约3560亿元用于250个基建项目投资;沙特,其“2030愿景”有着约9.25万亿元基建投资,中国建材在其进口份额里占比超30%;阿联酋,“2031愿景”60%以上依靠进口,中国是第一大建材进口来源国等 。

政策倒逼VS主动出击

陶瓷行业是我国传统制造业重要构成部分,正处在“大洗牌”的深度调整时期,在此期间,国家给出明确导向,还出台相关政策以使陶瓷行业加速步入转型升级阶段。

为推进“双碳”目标达成,国务院发布《2024 - 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末时,陶瓷行业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能达30%,新建与扩建陶瓷项目要达能效标杆水平及环保A级标准也,鼓励企业采用像生物质能、绿氢、甲醇等非化石能源以及购买绿色电力来满足能源需求,在此方案导向之下,今年全国诸多地方陆续出台涉及陶瓷行业节能降碳的相关政策和方案,其中涵盖广东、福建、湖北、河南等 。

图片源于网络

实际上,近些年来,陶瓷行业于绿色转型方面,收获了明显成效,这不但对绿色建筑标准的全面施行有益,而且还契合了消费者对于居住品质要求提高的需要。

于企业来讲,用户需求乃是所有运营的根本源头。为了能够持续满足用户对于产品高质量的供给要求,在今年的时候国家颁布了《消费品质量分级陶瓷砖》,它作为我国陶瓷砖行业当中首个质量分级的国家标准,是可以助力咱们识别产品质量这件事的有效判定依据,与此同时还能够反向推动企业去优化生产的过程工艺,进而提升其自身所具备的技术水准 。

更值得留意的是,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里明确提出了保障性住房建设政策,提出了城市更新政策,提出了老旧小区改造等政策 ,这一系列如组合拳般的举措都将会大幅度带动瓷砖需求增长 。与此同时 ,报告里还着重强调了“好房子”政策 ,明确表明今后新建住宅层高不低于3米 ,这意味着未来大规格瓷砖需求会增加 ,意味着瓷砖用量会增加 ,高端市场将会出现扩容现象 。

图片源于网络

从这里看来,陶瓷行业正朝着绿色的新阶段稳步迈进,陶瓷行业正朝着节能的新阶段稳步迈进,陶瓷行业正朝着高效的新阶段稳步迈进,而在这背后存在着一个核心的关键物体,这个核心关键物体就是数字化。

截至2025年,9月之时,陶瓷行业范围里,存在多家企业,这些企业明确表示要进驻那AI崭新赛道,且主动去探寻AI应用行业的无尽可能性 。

举例来说,帝欧水华打算投入5亿元去设立一家全资子公司,该子公司将把重点放在生成式人工智能这个领域上 。

天安新材进行战略投资,投资对象是广东若铂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其目的在于布局AI机器人领域。

冠珠瓷砖推出AI概念岩板产品,应用AI技术优化生产流程;

东鹏控股公布了“AI+供应链”体系,利用AI技术做库存布局的优化,利用AI技术做产品研发的优化;

蒙娜丽莎推出了,名为“营销M-AI平台”的事物。并且,其借助基金参股开始探索,AI跟高科技领域之间的关联 ;

道氏技术的控股子公司,打算拿出3000万美元,用于认购强脑科技的Pre - B轮优先股......

AI驱动之下,未来传统制造业会搭上人工智能的快车,进而加速奔跑,为陶瓷产业培育强劲动能,更为重要的是,陶瓷企业不会局限于借助AI技术实现生产的提质增效,而是会依托AI,来为企业运营提供更精准高效的服务方案。

2025年进入了“金九银十”的关键时期,陶瓷行业正处于难熬的市场低谷阶段,存在洗牌退场的风险,也有转型机遇可供捕捉,未来传统产业的跨界探索会成为陶瓷行业突破增长限制的关键途径,而这也必定会对企业的大势思维形成考验。

标签: #陶瓷行业 #转型升级 #AI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