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华润集团守正采购交易平台消息,华润电力2025年第二批次光伏项目组件设备集中采购的招标环节已有所调整。7月15日晚上公布的一份声明指出,外部条件波动以及工程推进情况等因素,导致此次集中采购的开标时刻被决定往后顺延。新的开标日期暂定为2025年8月18日,确切的招标时间会再行告知。
这个工程项目的招标方是华润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按照先前公布的招标信息,这次采购分为三个部分,总共要买N型TOPcon双面双玻光伏组件3GW。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采购量分别是1500MW、1200MW,计划在2025年8月到2025年12月期间交付。该采购项目容量为300MW,供货期限从2025年8月开始,至2026年2月结束。原定开标日期为7月22日。
澎湃媒体获知,该项目自7月1日初次发布招标启事起,至7月15日开标过程更改止,仅历时半月,光伏商品价格便急剧上涨。
多家市场机构透露,上游多晶硅近期受反内卷政策限制,涨势显著,促使硅片企业价格大幅提升。电池和组件环节暂时稳定,但市场看涨情绪高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数据显示,本周硅料交易价格区间达到4.0至4.9万元每吨。本周的平均交易价格较7月初增长了20%。原材料端的涨价正逐步向下游传递,部分组件制造商已对报价进行小幅上调。
但哪怕只是几毛钱的起始变动,也会令最终投资方感到困扰。对于涵盖华润电力在内的“五大六小”发电中央企业而言,光伏材料价格上涨导致新能源投资回报率被压缩。
新一轮调价能否实施,关键看客户是否接受。第三季度,国内外市场需要降低,客户转暖情况不理想。现在,正处在下游企业犹豫拉锯的时期,这可能是华润电力推迟集中采购开标的原因。
除了上游涨价,电价机制的不明晰也让新能源投资商倍感压力。
今年,新能源入场规则(国家发改委“136号文”)的调整完全改变了光伏发电的盈利方式。一位行业专家向澎湃资讯表示,从长远角度出发,新能源入场的新规有助于电力系统的健全发展。然而从近期角度分析,地方层面的相关政策尚未公布,投资回报存在变数,例如资源补偿与设备购置的款项虽已通过评审环节,但项目资金到位后,机制电价及机制电量出现调整,导致收益预期改变,这对项目资金运用构成严重挑战,行业因此陷入投资低迷状态,光伏项目招标活动屡屡推迟或取消。
最近一些行业资讯平台初步核算,今年有超过二十五项中央国有企业光伏项目的招标工作被叫停,涉及的总容量超过五十六吉瓦,项目中止大多是因为相关政策发生了变化。
最突出的节点发生在今年四月,中电建借口新能源电价政策变动,叫停了有记录以来规模最大的光伏组件批量采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