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光伏行业周报:11月份中国海关数据统计完成,自七月触及峰值之后,下半年的海外需求表现出显著的萎缩,出口数据已经连续四个月出现下滑。中原证券最新研究报告表明,2023年光伏产业的价格水平可能大幅度降低,市场当前处于预期较低的状态,今后无需过度担忧。从整体层面看,国家发改委与科技部强调,在2025年前后,市场驱动的环保技术架构将更加健全,需要形成一批环保技术领域的杰出公司、低碳科技组织,以及具备国家级专业特新“小巨人”资格的环保创新企业。在企业层面,通威太阳能公布电池片价格调整信息,单晶PERC电池的售价显著降低,减少幅度为20%。
十一月组件出口再度下降 下半年呈连续衰退
11月份中国海关的资料统计工作已经结束,由于常规能源的成本持续攀升,今年海外的整体需求显得异常活跃,今年上半年的出口总金额相较于去年实现了超过两倍的增幅,然而从七月达到峰值之后,出口的统计数据已经连续四个月份出现下滑,和2021年的情况不同,今年下半年的海外需求反而显露出了显著的低迷状态。根据InfoLink提供的十一月中国海关出口数据,当月我国售出了10.7吉瓦的光伏装置,较去年同月增长了百分之四十四,这个增速远低于上半年百分之百二的增幅;环比上月,出口量减少了百分之九,与前一个月相比,下滑的幅度更为显著。到2022年十一月为止,我国累计出口的光伏组件达到144吉瓦,与去年同期相比,整体增幅为百分之八十。
按地域划分,中东地区之外,其余各区域市场在十一月均显露疲软,需求出现下滑,其中,除欧洲持续萎缩外,美洲市场在本月也显现出显著的下滑态势。
欧洲在11月份从中国采购了6.1吉瓦的光伏装置,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27%,但与上月相比下降了12%,具体数值减少了0.8吉瓦。从1月到11月,欧洲累计从中国引进了80.7吉瓦的光伏装置,这一数字占中国同期所有组件出口总量的56%,使欧洲成为中国当前首要的出口目的地。
亚太市场11月从中国买入约1.9吉瓦的光伏装置,与去年同月比减少了百分之五,和上个月比也降低了百分之二,对中国产品的采购量与上月基本持平。从年初到去年十一月,总共从中国引进了26.7吉瓦的光伏设备,较去年同期增加了百分之三十二。
美洲地区11月自中国引进1.7吉瓦的光伏装置,与去年同月相比降低了23个百分点,较上个月也减少了21个百分点,这个衰退现象相当显著。从1月到11月,累计从中国输入了23.2吉瓦,与去年同期的累计进口量相比,增长了63个百分点。
中东地区这个月从我国采购了大约0.8吉瓦的光伏装置,同比提升了92%,较上月增长了38%。从1月至11月,该地区累计进口了10.3吉瓦,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75%。
机构观点
中原证券最新研报指出: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产业前进的目标,着力构建新型能源系统。会议提出,借助公共财政投入和政策措施鼓励,充分调动社会各方投资,迅速推进“十四五”期间的重点项目。要迅速构建新型能源系统,迅速进行新能源等尖端科技的研发,并大力推广实际应用,抓住全球产业格局变化中出现的宝贵时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制定的财政措施和金融手段,促进了大型地面电站项目的实施。构建新型能源构造,对水力储能、电池储能、超高压线路传输、电力系统改造均有正面推动效果。
今年十一月国内光伏安装需求呈现积极态势,太阳能电池对外销售速度保持稳定。当月国内光伏安装规模达到七点四七吉瓦,同比提高三十一点零五,环比上升三十二点四五。从一月至十一月累计,国内光伏安装总量为六十五点七一吉瓦,同比增加八十八点六六。今年十一月,我国太阳能电池出口总额达到228.05亿元,较去年同期提升了35.70%。从年初到十一月,累计出口总额为2864.76亿元,同比增长了74.2%。
光伏产业整体价格持续走低,未来可能继续下调。依据PVInfolink的数据,在2022年12月21日,单晶硅高纯度材料的市场均价为255元每公斤,与上个月底相比降低了13.56%。单晶硅片166毫米、182毫米、210毫米的平均价格在上月底分别降低了16.11%、22.64%和22.58%;单晶PERC电池片166毫米、182毫米、210毫米的平均价格在上月底分别减少了12.21%、14.18%、14.18%;365至375瓦、440至450瓦、182毫米、210毫米的单面单晶PERC组件价格在上月底分别下降了1.57%、2.55%和2.55%。硅料供应日渐充足,光伏产品价格开始走低,行业利润会再次分配。
投资意见:二零二二年岁末以及二零二三年,太阳能产业各环节成本可能大幅降低,开阔场地设施的需求预计将快速增长。由于新能源使用比例仍处在快速扩散时期,技术革新和成本控制是行业长远发展的关键动力,因此对行业维持“超越整体市场”的资产配置意见。当前市场预期偏低,未来无需过度消极。应当留意利润前景转好以及技术更新带来的投资机遇。应当留意太阳能电池板、集成组件制造企业、太阳能发电站、电能变换装置、光伏用玻璃、集热区、以及N型TOPCon和HJT电池生产设施等。
需要留意的是,国际贸易政策可能会发生变动,这存在不确定性;全球设备安装的需求,有可能达不到预先的设想,这也是一种潜在的风险;同时,在某个时期内,供给和需求之间可能会出现不平衡,导致生产能力超出实际需要,进而造成企业获利水平下降,这也是一种需要关注的风险。
宏观事件
1、两部门:到2025年培育一批绿色技术领军企业
十二月下旬,国家发改委与科技部公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实施方案(2023—2025年)》的文件。《方案》明确,至2025年,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将更加健全,绿色技术创新对绿色低碳发展的助力作用将不断加强。绿色技术领域的经营实体持续增强,需要重点扶持一批在环保技术方面表现突出的公司,以及致力于低碳发展的科技组织,还要培养出在绿色创新方面达到国家级专精特新标准的“小巨人”类型企业,这些不同类型的环保技术机构正展现出强大的创新动力,彼此间的合作研发也变得更加顺畅有效。
国家能源局发布了新规,内容是关于光伏电站的开发与建设,这份文件叫做《光伏电站开发建设管理办法》,它的正式施行时间是五年。
十二月下旬,能源管理机构发布文件,涉及太阳能发电站的规划与实施规范,文件明确,能源管理机构负责全国太阳能发电站的规划与实施以及运行过程的监督,电力企业负责太阳能发电站接入电网的可行性评估、电网连接、运行效率提升以及电力接收,电力企业还需与各级能源管理机构合作,共同分析电网的电力吸收能力与电力传输条件。相关部门依据国家法律政策及单位工作范围等要求,落实光伏发电场的生产安全监管任务,确保日常运作规范有序。
光伏电站工程动工之前,必须完成选址规划、资源评估、建设可行性研究、市场前景预测等准备工作,尤其要确保电站并网和消纳的可行性,同时要满足土地海洋及河湖使用规定、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关标准。支持光伏电站实施技术革新和设备更新,采用更先进、更高效、更可靠的技术和装置。光伏电站的废弃处理、器材回收与资源再生,需遵循国家关于资源循环利用及生态保护、生产安全等方面的法律规范和指导方针,确保不引发环境损害与安全事故,并提倡相关单位为器材回收与资源再生提供便利。
3、到2030年光伏95GW!山东省发布碳达峰实施方案
十二月下旬,山东省当局公布有关该省碳达峰计划的文件,文件表明,需要迅速推进新能源的规模扩张,协调促进太阳能、风能、核能等能源的利用,确保完成可再生电力吸收的义务比例。同时,要着力提升光伏发电的建设水平。着力推动聚集与分散相结合,实施整县范围内屋顶分布式光伏的大规模建设试点,创建鲁北盐碱地风光储输综合示范项目、鲁西南采煤塌陷区百万千瓦级“光伏”配套项目,积极推进海上光伏基地的探索工作。迅速推进风力发电项目的建设。聚焦渤中、半岛南、半岛北三大区域,建设千万千瓦规模海上风电中心,促进海上风电与海洋养殖场协同发展试验,逐步实施陆上风电项目。稳妥安全地发展核能产业。以建设胶东半岛千万千瓦核电中心为目标,全力推进海阳、荣成等核电站址建设。迅速提升核能供暖、海水制取等多元利用效率。研究探索核能小型堆供热技术,并开展示范应用。发展氢能产业,提升工业副产氢纯化技术,推广可再生能源制氢和低谷电力制氢试点,探索风光联合氢储能应用模式。开展“氢能走进千家万户”科技示范项目,健全制氢、储运氢、输氢、加氢、用氢全产业链氢能系统。根据地方特点发展其他清洁能源,协调推进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清洁能源多样化发展。到2030年,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预计为9500万千瓦,风力发电装机规模预计为4500万千瓦,核能发电装机规模预计为1000万千瓦,生物能源发电装机规模预计为500万千瓦。
十部门倡导,对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应当促进风力发电与太阳能等可再生绿色能源项目的建设,并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
最近,商务部联合另外九个部门公布了一项政策文件,旨在推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创新发展,并使其发挥更突出的示范效应。文件强调,要促进环境友好型经济的持续进步。鼓励在国家级经开区内的制造类公司主动争创绿色生产的典范。同时,支持国家级经开区建设生态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模范区域,即生态工业园区。着力培育生态保护型可持续产业,引进环保节能型工艺,借助生态化革新促进能源消耗降低和污染排放削减。提倡对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园区中风电、太阳能、地热能等洁净能源的开发给予扶持,促使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园区内单位加入清洁能源交换平台,不断增大新能源设备安装规模和清洁能源应用占比。
吉林省的目标是,光电转换率力求达到24.5%左右,电池片年制造能力计划为500万千瓦。
最近,吉林省当局公布了吉林省新能源产业升级发展蓝图(2022至2030年),该蓝图明确提到,要加快建设光伏器件大规模生产园区,迅速增加光伏发电设备的安装容量,通过多种手段提高对太阳能的利用程度。到2025年,全省太阳能发电设备安装总量将突破八百万千瓦,光伏发电使用效率持续稳定在九十以上,光伏设备制造行业整体经济规模将实现十亿元。
把握光伏行业未来机遇,关注电池技术从P型到N型的关键阶段,集中资源发展TOPCon和HJT两种新型电池,期望将光能转换为电能的比率提升至接近24.5%,同时确保电池片年制造量能达500万千瓦规模。
行业新闻
1、2022年最后两月光伏全产业链价格下降
索比咨询的数据显示,2022年前十一个月期间,多晶硅价格持续攀升,与此前趋势保持一致。单晶致密料年初价格为22.91万元/吨,随后持续攀升,峰值达到30.88万元/吨,这一高位水平维持了较长时间,具体从9月持续到11月,直到11月底才初次显露下滑迹象,12月份更是急剧下跌,当前价格已回落至20.98万元/吨,而菜花料价格更为低廉,仅售18.97万元/吨,并且预计仍将面临进一步下挫的压力。
硅片行情方面,182毫米的硅片价格从年初的每片5.70元,逐步攀升至每片7.51元,210毫米的硅片价格也从年初的每片7.70元上涨到每片9.91元,有些订单的价格甚至超过了每片10元,到了12月份价格突然下跌,到月底时182毫米的硅片价格已经跌至每片4.73元,210毫米的硅片价格也降至每片6.72元。从全局角度分析,硅片领域的成本下降通常比其他环节更早出现,尤其是硅片行业的领先企业,会借助改变生产活动水平等手段,促使硅料领域的价格下调。
电池领域,今年初价格在1.08至1.09元每瓦特,七月份起维持在1.30元每瓦特以上,十二月中下旬显著下滑,现在n型PERC电池已有低于1元每瓦特的交易价位。
组件市场情况是这样的,今年初,p型双面组件的价位大约维持在1.85元/W,后来因为上游成本上涨,价格跟着攀升,一度接近2元/W,而分布式系统用的组件价格则超过了2.05元/W。从十二月份开始,价格迅速下滑,市场变得非常混乱,有些急于完工的订单供货价格依然超过1.9元/W,整体平均在1.82元/W,不过不少微信群和朋友圈里却出现了1.55元/W甚至更低的离谱报价。
甘肃省张掖市公布了“十四五”期间工业与信息化的未来蓝图,计划到二零二五年,太阳能发电设备安装容量要超过十五吉瓦。
张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了关于张掖市“十四五”期间工业与信息发展规划的文件,该文件明确提到,需要着重建设六个百万千瓦规模的光电产业园区,分别是甘州南滩、临泽平川板桥北滩、高台高崖子滩、山丹东乐滩、民乐三墩滩以及肃南柳古墩滩。同时,计划推进山丹花草滩基地的光伏发电设施建设,并致力于创建分布式光伏发电站,此外还要在六个县区建立光伏生态示范工程。到2025年,全市光伏发电装机达到1500万千瓦以上。
3、广东汕头:“十四五”因地制宜发展光伏发电
12月27日,汕头市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汕头市生态文明建设“十四五”规划的相关文件,文件明确要求,要实现非化石能源的大规模应用。需要着力推动风力发电项目的实施,合理安排海上风电的建设节奏,迅速推进近海浅水地带的工程,同时有序开展近海深水地带的项目,逐步构建海上风电的产业中心,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发展太阳能发电。
浙江省宁波市计划,到二零二五年,新增的公共建筑和工业厂房的屋顶,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比例,争取实现一半以上
12月26日,宁波市发改委发布通知,就《宁波市节能“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公开征询意见,通知强调,要重点推动新项目安装太阳能光伏设备,同时要逐步增加新建筑中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依据建筑特征积极普及太阳能发电、太阳能集热以及空气源热泵供热水等再生能源,推动利用天然制冷剂的中央空调系统开展示范项目,“十四五”时期城市新建房屋中再生能源使用替代比例要达到百分之八。持续扩大既有房屋顶上安装太阳能板的工作,争取在2025年,新盖的政府机构建筑和工厂厂房的屋顶光伏发电装置覆盖比例要达到一半,总共增加的房屋太阳能发电设备容量要达到四十万瓦。
上海提倡风电、光伏与建筑结合的新技术,支持农业与太阳能互补的项目,促进这些创新成果的实践和应用。
12月30日,上海市发改委发布通知,公布《上海市推动重点区域、园区等实施碳达峰碳中和试点示范建设的计划》文件,文件强调,要促进可再生能源和新型储能技术发展。开展“光伏+”专项计划,迅速推进近海风力发电建设,实施深远海风力发电试点项目,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安排陆上风力发电和地热能工程。支持高功率风力发电与太阳能板同建筑物结合的技术革新,推动农业与光伏发电相结合的项目实施,促进这些新技术的实际应用和推广。
公司动态
通威电池价格下调了百分之二十,PERC电池售价介于每瓦一元零六分到一元零七分之间
12月27日,通威太阳能公布电池片价格调整信息。单晶PERC电池价格显著下滑,150微米厚度182电池报出1.07元/瓦,210电池报出1.06元/瓦,较上次报价(10月25日)的1.33元/瓦减少了19.55%和20.30%。
2、扩!三企同日宣布百亿级光伏扩产计划
12月26日,三企业宣布扩产计划,总投资额超百亿。
鼎际得披露了相关消息,其全资子公司辽宁鼎际得石化科技有限公司计划投入9868000000元用于建设POE高端新材料项目,整个工程预计耗时五年时间。该项目整体建设内容涵盖了40万吨每年POE联合装置,30万吨每年α-烯烃装置,25万吨每年碳酸酯装置,以及400Nm3每小时电解水制氢装置等设施。
宏润建设公开发布声明,企业计划在不超过十亿元的资金额度内,兴建具备五吉瓦产能的N型高效光伏电池组件项目,具体产品涵盖异质结组件与TOPCon组件等类型,投资途径涵盖公司独立运营,或与国有资本及战略协作伙伴联手组建由本企业掌握控制权的合资公司等操作模式。
海泰新能披露了《唐山海泰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全资子公司注资的公告》。该公告透露,2022年12月23日,公司组织了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会议中批准了《关于向全资子公司投入资金用于建设2GW光伏组件项目的方案》。项目设立在唐山市曹妃甸新型产业园区,于2023年启动施工,整个建造过程持续12个月,计划制造年产能达2吉瓦的高效太阳能光伏板,初期计划投入的固定资本大约为2亿元人民币。
3、玻璃纤维巨头中国巨石跨界布局光伏领域
12月29日,中国巨石发布通告,表明公司计划成立“浙江巨石新能源有限公司”,该公司的职责是统一管理公司在清洁能源产业的相关投资项目实施与管理工作,同时,该公司将增设“浙江巨石新能源(淮安)有限公司”,此公司作为巨石集团淮安公司的零碳智能制造基地配套项目,专门负责高性能玻璃纤维生产线相关的风电、光伏工程项目的运作,具体任务包括风电、光伏发电设施的建设与维护。
中国巨石透露,公司成立新能源分支,有助于提高企业环保生产程度,推动产业布局优化和业务模式创新,加速企业达成碳排放控制目标,增强公司经营收益,迈向永续发展路径,切实达成公司高级发展阶段。
巨额合同作废,涉及2.8亿元,比亚迪与嘉寓股份终止了关于光伏板供应的协议
12月28日,嘉寓股份披露了其子公司终止日常经营核心合同的通告。通告内容指出,2021年5月6日,嘉寓控股股份公司下属的徐州嘉寓光能科技有限公司,与深圳市比亚迪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签订了《太阳能组件销售合同》以及《补充协议》,协议总金额达人民币27518.45万元。
那个买卖零件的契约订立之后,由于双方在执行合同上没有取得一致看法,二零二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企业收到了比亞迪供应环节发来的《终止文书》,双方决定终止原先的合同。
5、10万吨!协鑫FBR颗粒硅包头基地一期正式投产
12月27日晚上,协鑫科技包头基地第一期的首个2万吨颗粒硅装置已经全面运行,与之相配套的15万吨纳米硅产能也同步生产出了符合标准的产品,这些产品的生产成本和产品品质都达到了项目最初设定的目标值。
协鑫科技透露,包头厂区是该公司在徐州、乐山两大基地之外的第三个颗粒硅研发制造点,同时也是企业首个实现上游材料全配套的生产园区,项目建成后公司颗粒硅的年产量可望达到26万吨。另外,徐州的4万吨颗粒硅置换工程和呼和浩特的10万吨项目都已启动基建工作,乌海的等项目的相关决议已获董事会批准通过。未来三年,企业的颗粒硅制造能力打算每年增加大约20万吨,不断维持多晶硅在技术、生产规模、费用、品质、环保方面的世界顶尖水平,目前,该公司的颗粒硅实际生产能力已经超过12万吨,其中徐州的6万吨和乐山前三个模块合计的6万吨,全都实现了满负荷运行。
二级市场
关键指标
行业估值
毛利净利
ROE与ROA
个股涨幅
产业链价格
硅料价格
本月硅料产出持续增加,但上游行业正遭遇材料需求急剧下滑的市场状况,并且前期订单逐步履行完毕后,部分硅料厂商已经遭遇新订单不足的困境,一个显著征兆是硅料领域开始积聚过多库存。
上游竞争日益加剧,硅片领域价格持续快速下滑,若以硅片降价幅度推算硅料成本,当前价格恐怕暂时无法弥补亏损,然而在错综复杂的市场状况和迅速变动的背景下,上游厂商纷纷探索新的商业合作方式,寻求彼此间的相互支持与紧密合作。
硅料市场行情,受购销双方心理变化影响,同时各厂商经营方针有别,部分公司已开始积极行动,另一些则选择静观其变,因此实际价格波动区间不断拉大,加之市场需要不足,“有货无人问津”的局面依然存在。由于流动速度减慢,硅材料部分的异常存货已经显著积聚,估计月底时包括主要公司在内的硅材料厂商都会承受存货负担,只是轻重有别,节前期间将持续承受紧张状况。
硅片价格
单晶硅片当前价格波动剧烈,本期价位依然在”不受控制地降低”中。12月23日晚上,硅片行业领先企业集体宣布了新的报价标准,然而到本周三,硅片普遍价格在原有水平上进一步下滑,而且跌势依旧迅猛,尚未显现出稳定迹象。
电池对硅片的购买量急剧减少,上游价格持续低迷的状况未见好转。到本周三,182毫米/150微米规格硅片的市场价格普遍低于每片4.95元,210毫米/150微米规格硅片的价格也跌破了每片6.7元的水平,现在最突出的问题是上游的供应量无法满足下游不断萎缩的购买需求。尽管半导体晶圆的生产环节已经启动削减计划,整体出货量不断减少,不过市场购买力下降的幅度却出人意料。
即将到来的1月涵盖了中国的春节假期,同时国内各地区的疫情持续扩散,感染情况日益严重,这使得生产环节所面临的复杂挑战不断加剧,如何安排生产计划以及假期安排和人员调配等问题,除了终端市场的需求之外,还叠加了其他因素,无疑给整个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电池片价格
本周,由于组件生产商纷纷达成年度采购指标,相关电池片需求急剧减少,仅少数厂商以每日为单位进行零星采购,但电池片领域整体仍在全力生产,导致其价格下跌速度加快,甚至超过了硅片价格的下滑幅度。
现阶段电池片交易价格,M6、M10、G12规格分别为每瓦0.93至0.95元人民币,每瓦0.94至0.98元人民币,以及每瓦0.95至0.98元人民币。M6规格电池片在中国国内市场成交案例已经很少,海外市场需要量也在急剧减少,预计到明年1月1日会终止报价。
未来趋势方面,各制造商最关心的是春节期间的生产安排措施,目前掌握的信息显示,零部件生产商普遍打算降低产量,不过他们还在分析判断节日期间的订单状况以及减少生产的程度,电池片价格接下来的走势会依据电池片环节的生产量与最终组件市场的需求状况来调整。
组件价格
本周需求逐步集中,国内外项目均接近尾声,供应商也着手处理剩余物料以完成年终结算,近期通过非正常渠道清仓的组件,价格听闻低至每瓦1.7元人民币以下。
本周价格走势与上周类似,前期成交的高价订单大多已经完成,单玻组件价格大约维持在每瓦1.82到1.98元人民币之间,双玻组件价格则介于每瓦1.85到1.98元人民币之间。与此同时,海外市场由于假期效应,价格目前保持稳定,没有出现调整。
不过供应链迅速下沉导致组件订单减少,组件价格跌至谷底才刚开始,下游厂商已重新进行价格协商,第一季度报价无论国内国外都持续走低,并且有进一步扩大的迹象,23年第一季度就能看到每瓦1.7-1.88元人民币、每瓦0.22-0.23元美金的报价。制造商普遍预计1-2月组件价格将出现较为显著的下跌。
市场低迷导致零部件生产商的生产安排缺乏明确性,部分企业计划在一月元旦和春节期间暂时停止运营,处于产业链上游的垂直整合企业可能面临产能利用率降至百分之七十的局面,而中下游的企业或许也会将生产效率下调至百分之五十。
N型电池片、组件价格
N型电池片价格受硅片价格影响而略有下降,PERC电池片价格大幅下跌,对N型电池片售价造成强烈影响,市场出现价格混乱现象。HJT电池片(G12)的新价格尚未明确,TOPCon(M10)电池片部分厂商对外推广时采用PN同价销售,但该产品的定价也因PERC电池片价格混乱尚未最终确定。
组件定价方面,HJT产品型号M6在国际市场的售价大约在每瓦0.265至0.29美元之间;HJT产品型号G12的当前报价尚未更新,价格保持稳定,大约为每瓦2.05至2.25元人民币。TOPCon产品型号M10的价位略有下降,降低了2至3分钱,现在大约为每瓦1.96至2.03元人民币,而其国际市场的价格大约为每瓦0.26至0.27美元。
〖 证券之星资讯 〗
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