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价格创历史新高,国内化肥全线上涨,究竟发生了什么?

兮夜 2 0

尿素创历史新高,国内化肥价格全线上涨,发生了什么?

中金公司赵启超 贾雄伟等

2021/06/15 09:24

现阶段,国内尿素市场的价格创出了历史方面的新高,国际以及国内的磷酸二铵市场价格抵达了2012年以来的高位,国内氯化钾市场价格达到近5年之时的高位,本轮景气的行情是由哪些因素进行支撑的呢,与08年以及2011 - 12年两轮上涨又存在着怎样的不同呢?

重点

自2020年下半年起,国际国内化肥价格进入上涨的通道,当下主要化肥产品价格都创下近几年的新高,本文主要对2008年以及2012年两轮化肥景气行情加以回顾,还有对历史上我国尿素关税政策状况予以回顾,并对本轮化肥景气行情的支撑因素展开分析。

对二零零八年以及二零一一到二零一二年这两轮化肥景气行情予以回顾,需求端方面,在两轮化肥景气行情的阶段,国际上的玉米、大豆以及小麦价格都已然出现大幅上涨的情况,国内的玉米价格上涨也显著,种植收益的提高对作物种植面积以及肥料需求的增长起到刺激作用,玉米等作物价格出现的上涨顺利传导至肥料,成本端方面,二零零八年无烟煤、天然气、硫磺以及合成氨等氮肥、磷肥的主要原材料价格出现大幅上涨同样是化肥涨价的重要推动力量之一 。

从尿素关税变化,来看历史上政策调控,化肥是影响粮食安全重要因素,国内三种单质肥因资源禀赋差异,致使氮肥和磷肥是净出口国,而钾肥是净进口国,以尿素为例,历史上从产能不足走向过剩,在历史上曾享受出口退税等政策优惠,然而随着国内产能持续增长,再到供给侧改革去产能,尿素作为重要农业物资特殊性逐渐褪去,并向普通商品靠拢。从近十几年情形看,在国内尿素供应紧张的几个阶段,像2005年,像2008年,均调整了关税政策,对尿素出口予以调控。

此轮,化肥景气行情,有支撑因素。其一,种植收益的上升,提高了化肥成本承受能力,当下,化肥成本于玉米收入里的占比,仍处在历史均值以下,在水稻收入中的占比,仅略高于历史均值。其二,供给弹性有限,致使供需缺口放大,近些年,国内供给侧改革,造成氮肥和磷肥产能增长,以及开工受限,中国货源于国际市场的参与度有所降低,需求端大幅增长,更进一步放大了全球化肥的供需缺口。钾肥面临输入性成本上涨压力,国内钾肥高度依赖进口,港口和厂家库存经2020年消化后降至较低水平,年初中国以247美元/吨价格签订大合同,目前部分海外市场价格涨至400美元/吨,海外供应商后期更倾向发货至高利润市场,国内安全库存建立前将面临输入性成本上涨压力。

风险:

种植作物时价格出现下降的情况,会对承受化肥价格的能力带来影响,化肥价格上涨速度过快,会很大程度压缩农民的种植收益,从以往的历史情况来看,存在出台像调整关税这样的调控政策的可能性 。

正文

自2020年下半年起,国际与国内的化肥价格进入上涨的通道范围。当下,主要化肥产品的价格均创造在了近几年内的新高位置。其中,国内尿素市场的价格创造出了历史的最高纪录。国际及国内磷酸二铵市场的价格达到了是2012年以来的高高位置。国内氯化钾市场的价格达到了接近5年的高高位置。

2008年和2011-12年两轮化肥景气行情的回顾

需求端:玉米等作物价格大幅上涨,进而拉动化肥需求得以提升。回顾此前两轮化肥景气行情,从需求端方面来看,在2008年以前,玉米价格已然持续上涨达3年时间,海外市场CBOT玉米价格自2005年的约190美元/吨,上涨至2008年5月的约800美元,而国内市场黄玉米期货价格则从约1,100元/吨,上涨至2008年5月的约1,700元/吨。另外,稻谷等作物价格同样处于上升的通道。种植利润得以扩大,这刺激了种植面积大幅增长,还刺激了肥料需求量大幅增长,玉米等作物价格出现了上涨,此上涨实现了向肥料的顺利传导,尽管玉米价格在2009年有小幅回落,不过此后一直到2012年玉米价格持续上行,且在2012年达到约2,400元/吨的高点,进而带动国内化肥价格再次大幅上涨。

成本端,原材料涨价致使化肥价格上扬,成本端方面中国无烟煤价格于2008年最高涨到约1000元/吨,海外天然气价格最高涨到约13美元/mmBTU,这同样是促使全球氮肥价格上涨的关键因素,此外2008年以及2011 - 2012年期间硫磺、合成氨价格上涨也是磷肥价格上涨的主要推动力量。

尿素价格历史新高_化肥价格全线上涨原因_化肥价格

从尿素的关税变化看历史上的政策调控

化肥行业对粮食安全重要,国内氮磷钾单质肥因资源禀赋有别,因此氮肥与磷肥是净出口国,可钾肥却是净进口国,以尿素来讲,其在历史中从产能不足变为过剩,曾一度享有出口退税等政策优惠,不过随着国内产能持续增加,直至供给侧改革去产能,尿素作为重要农业物资的特殊性慢慢褪去,朝着普通商品靠近 。从2005年往后十几年的情形来讲,在国内尿素供应紧张之际,政府频繁调整关税政策来调控尿素出口。到了2017年,伴随海外低成本气头尿素大规模投产,中国尿素在全球出口市场丧失优势地位。为再次缓解国内尿素行业供给过剩压力,再次对尿素出口实行零关税政策并延续至今。我们觉得在保障国内粮食供应安全重大目标下,未来关税政策依旧是降低包括尿素在内化肥供应风险的有效工具选择。

本轮化肥行业景气行情的支撑因素

1)种植收益提升为化肥涨价创造空间

玉米价格大涨,带动种植收益提升,大豆价格大涨,带动种植收益提升 。目前国内玉米作物现货价格达到了2009年以来新高,大豆作物现货价格达到了2009年以来新高,小麦价格现货价格同比去年上涨9%,水稻价格现货价格同比去年上涨4% ;2020年下半年以来国际市场主要作物价格大幅上涨,CBOT玉米期货结算价同比上涨113%,CBOT大豆期货结算价大幅度上涨,同比上涨86%,CBOT小麦期货结算价同比上涨31% 。国际国内主要粮食作物价格的上涨将提升农民的种植受益 。

化肥价格出现上涨,这对于粮食作物而言,其种植成本所受到的影响并非相同,对于正处于用肥旺季阶段的玉米,还有水稻来说,这种影响在程度上相对是有限的。自2020年下半年起,氮磷钾三种单质肥,以及复合肥的价格,出现了大幅上涨,化肥是农业种植时重要的投入物品,其价格上涨,对农业种植收益影响颇大,然而自2020年以来,粮食作物价格涨幅有差异,化肥价格上涨,对粮食作物种植收益影响各异,当前化肥成本占玉米种植收入的比例,仍处在历史均值以下,化肥涨价对玉米种植收益影响较小,如今化肥成本占水稻种植收益的比例,略高于历史均值,不过水稻用肥成本占比低,当前化肥涨价对正值用肥旺季的玉米、水稻等影响相对有限,虽说化肥涨价对小麦种植成本影响大,但目前小麦用肥期已然结束 。

2)国际国内化肥价格联动上涨

供需出现改善,成本得到推动,本轮化肥国际价格与国内价格一块上涨,我们认为全球农作物价格上涨带动种植收益提升,化肥需求增速显著改善,叠加供给端因过去几年全球氮肥、磷肥产能增速低 ,以及疫情影响下海外装置开工率不足等,全球化肥供需偏紧,同时化肥主要原料煤炭、硫磺、合成氨等价格大幅上涨还是化肥涨价的重要推动力,供需改善叠加成本上涨推动,2020下半年以来化肥价格呈现出全球性上涨的特点 。我们觉得,全球磷肥产能增速低,全球氮肥产能增速低,并且原材料价格处于高位等,这些都是支撑当下化肥价格的有利因素。

本文的来源是,(ID为gh_8f1f7e3ac81f) ,撰写的作者是赵启超、贾雄伟等人,原来的标题是《回顾前两轮历史,看目前化肥行业的高景气》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风险存在于市场之中,进行投资时需要慎重小心。此篇文章并不会构成针对个人的投资方面的建议,并且也未曾将个别用户所拥有的特殊的投资目标,以及财务状况,或者是需要考虑在内。用户应当去思考文章之中的任何意见,或者是观点,又或者是结论是不是与自身特定的状况相契合。依据这些来开展投资活动,产生的责任需要自行承担。

标签: #化肥价格 #尿素上涨 #供需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