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文具成奢侈品,80 后家长纠结买不买,走访花费 600 元

admin 9 0

80后们,你肯定有用过吧?

82元一个刨笔刀

250元一本笔记本

949元一个书包……

每支削笔器标价82元,每本记事本售价250元,每个学包需花费949元……开学季来临之际,媒体人员巡查文教用品售卖场所时留意到:诸多看似堂皇的借口背后,文教用品已蜕变为高档消费品。部分产品源自品牌书肆,标榜售卖的是知识底蕴;另一些商品则来自大型购物中心,声称是纯正进口货品,有助于青少年身心健全发展。家长们将会感到为难,如果购买,会认为价格过高,不划算;如果放弃,孩子会失去体面,丧失自信,这种损失更加严重。

记者走访

花600元买文具,已算“吃苦”

王小姐在一家私营公司担任文职人员,她一直非常注重孩子的教育问题,坚持用“节俭培养,严格管教”的方式。上周,她的儿子开始上小学了,她特意为他准备了一套学习用品,总共花了600块钱,她说“要让孩子体验一下生活的艰辛”。记者注意到,这些“艰辛”主要体现在一个价值400多块钱的卡通书包,大约10支笔和五本记事本这些物品上。我的报价相当低廉了,如今学生开学都要购置上千元的文教用品,她向笔者说明。

也有部分家长自认思维清晰,他们更加在意学习用品的实用性能。准备在第二中学读初中的钟女士透露,通常在大型购物商场购买文具主要是为了了解市场行情,而她本人实际购买时,会去黄沙谊园文具集散地挑选,因为那里一次性能买到一个学期所需的铅笔、荧光笔等物品,价格比大型商场低廉超过一半。张女士,孩子读五年级,她也谈到,关于文具的材质和用料,她确实会留意,不过她不会完全听信店员的话,孩子的文具开销通常在几百元上下。

价格直线飙升,廉价货难入法眼

记者持续探访多家文具店观察到,众多家长在陪孩子挑选文具时相当慷慨。比如新近于广州开设分店的无印良品,家长单为孩子购买圆珠笔和签字笔的开销就达到两百余元。有学生在网络平台上透露:"每年在那家店的花费大约在千至壹仟伍佰元之间,主要都是购买特别鲜艳的本册和笔具"。

品牌书店和文具店纷纷入驻,孩子们对文具的期待不断攀升,为了满足他们的各种需求,如今文具市场价位节节高,普通价位的商品已很难吸引他们的注意。通过走访发现,诸如地王广场和中华广场售卖日本特色文具的店铺,主要光顾者多为中学生群体,笔盒产品多定位在125元区间,记事本则依据尺寸划分,价格从30元、50元延伸至80元,圆珠笔中最低售价为15元每支,最高可达85元每支,而包装用纸的单价介于10元到18元之间。

专家说法

家长,请理性一点!

广东工业大学社会学教授朱静君指出,开学购买价格高的文具并无必要,家长需保持冷静。首先,外观精美的文具未必安全无害。其次,这种比较心理会损害孩子的身心,过于花哨的用品还容易让他们在课堂上走神。

朱教授表示,部分家长认为,别人家的孩子都有,自己家孩子也应该配备,因为经济条件允许,不能让孩子感到尴尬,还有些家长是听从了孩子的要求。她认为,这种现象是社会长期存在的弊端。家长需要首先调整自身观念,引导孩子正确认识实用价值与盲目跟风。

它们为什么那么贵?

949元一个书包

多了一块反光布

新学期文具价格高家长纠结 82元刨笔刀250元笔记本 949元书包品牌文具成奢侈品_文具价格

江南西某商场一位工作人员向媒体人极力推荐一款专供学龄儿童的、国外生产的拉杆式背包。该店员向采访者表示,尽管标价不菲,但销量一直很好:"一个星期内已经售出四个,目前仅存一件。"

这种布料既环保又防水,不易变形,可以拉伸也可以背负,肩部和腰部的设计能够有效分散力量,减轻孩子的背负压力……这些特点,似乎和其他书包没什么不同。销售人员表示,它“昂贵”的主要原因在于:中间的格子图案具有反光功能,可以在夜间行走时帮助车辆识别,降低发生意外的风险。另一款没有格子花纹的,则便宜了约300元。

82元一个刨笔刀

老爷车造型,看起来高档

广百售卖的老爷车款刨笔刀,标价82元,其身价是寻常笔刀的二十倍,体积也同样膨胀了二十倍,多数构件选用塑料打造,整体分量接近一斤,由此可知,移动它时相当不便。

这件物品被称作削笔器,实际上更像是儿童玩耍的器具,其外形设计成了一辆旧式汽车,车窗位置设置有削削功能的部分,车屁股带有手动操作的部件,这个部件根据铅笔芯的粗细划分成五个可以调整的级别,表面看起来很精致,但里面构造非常基础。

网络上的同款磨笔器标价四十二元,这个数额差不多是实体店铺售卖价的一半。

250元一个笔记本

法国进口,称“卖的是文化”

北京路有家书店,售卖的“韩式蕾丝笔记本”定价为139元每本。经记者查实,该产品实为广州本地的原创品牌,不过其设计风格偏向于“韩国风格”。

价格超过139元的,还有一本售价250元的法国进口仿皮笔记本,在天河太古汇的店铺有售。店员说明,该笔记本源自法国品牌,尺寸比手掌稍大且便于携带。它的封面和封底采用黑色PU人造革,内页是普通的浅黄色书写纸,纸质比一般单行本要坚固得多。这种纸张适合快速记录和绘制简图,整体设计风格偏向简约而低调的奢华。记者好奇询问:“它有什么独特之处?””店员沉默良久:“没有,我们卖的是文化。”

那些年,前辈们的“吊丝”文具

1元一块橡皮擦

陈婷婷(化名),女,生于1984年,图书出版员。

陈婷婷在小学读书那会儿,正值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她至今对那时的学习用品仍印象深刻,比如她特别钟爱过一种橡皮,它呈白色,体积不大,散发着若有若无的香气,表面绘制着许多她叫不上名字的动漫形象,每块售价一元,具体情况可以参考左侧图片。她清楚记得小学即将毕业时,学习用品开始出现些新花样,像针管式的自动书写工具,还有装配十二个按键的塑料绘图盒,然而,班里真正配备这些物品的学生却屈指可数,听说那个带按键的绘图盒价格要超过四十元,可实际上稍有不慎就会损坏。

书包是妈妈缝的

刘杰(化名),男,生于1952年,国企工人,现已退休。

刘杰现年61岁,他上小学的时期正值上世纪60年代。他说,那个时代的文具非常质朴,书包是母亲手工缝制的粗布制品,铅笔盒则是木制的,售价大约为3毛钱。虽然当时已经出现了自动铅笔,但铅芯很粗,每根只需2分钱,却需要每天用小刀削成细条。拥有带橡皮的铅笔在当时被视为一种奢望。那个年代所有的书写工具,样子都显得有些笨拙,不过制作得相当规整,不曾有哪个学生被这些物品划伤过。

标签: #新学期 #文具奢侈品 #家长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