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水槽旁边的洗衣液瓶子越积越多,直到上个月把最后一包洗衣粉打开,才恍然大悟:这些年被“时髦”弄偏的,不仅仅是洗手台的位置。
谈起洗衣粉,它好比家中那把老藤椅,表面平平无奇,用着用着才明白,比起那些时髦的网红家具,它更让人感觉惬意。
先说说实在的——钱。
超市售卖的十斤装洗衣粉,三十元左右可以使用半年以上,改用洗衣液,等量产品价格需增加一倍,且消耗速度更快。
上次清洗窗帘时,倒入半瓶洗涤剂却几乎没有产生泡沫,接着又加入了少量洗衣粉,泡沫立刻变得非常丰富,将窗帘完全覆盖,清洗完成后挂在阳台上,微风一吹便散发出清新的香气,由此可以算出,用少量钱就能办成大事,洗衣粉确实不会敷衍。
重新探讨清洁的技巧,曾经以为洗衣液非常温和,可是后来发现领口的汗渍,用洗衣液反复搓洗三次之后,痕迹依然明显,而换成洗衣粉,仅仅揉搓一分钟,污渍就变得很淡了。
后来才弄清楚,洗衣粉中那些可见的结晶,才是真正的去污力量,不同于某些洗衣液,加多了会变得异常顺滑,难以洗净,洗后的衣物手感黏腻,需要再次清洗才能安心。
清洗大件物品时差异更加显著。像被套、沙发套这类体积大的物件,只需取少量洗衣粉投入洗衣机,随着机器旋转,产生的泡沫便能完全包裹住整个套件,洗涤完成后晾晒干透会残留清新的气味。相比之下使用洗衣液则效果不佳,常常因为担心用量不足导致清洗不彻底而倾倒过多,等到晾晒时必须费力提着边缘让水分滴落,整个过程相当费神。
这几个月用下来,还发现洗衣粉不光能洗衣服。
浴室玻璃上的水痕,一片片白亮得如同覆了冰霜,过去曾购置过专用去污剂,使用过后气味强烈且需配备防护手套,改用温热的清水掺和少量洗衣粉,借助海绵进行擦拭,水渍便沿着玻璃表面向下滑落,擦拭完成之后玻璃变得晶莹剔透,并且没有任何令人不快的气味。
洗手池角落的黑色霉斑,让人看着很不舒服。用牙刷蘸上一点湿润的洗洁精,用力擦洗几下,霉斑就消失了。那些令人烦恼的小斑点,最怕这种有摩擦力的清洁方式,比用白醋浸泡几个小时要省力得多。
厨房台面与地面上的油渍,可以浇些温水,再撒上些洗洁精,稍等十分钟之后进行擦拭,油污仿佛被溶解了一般,布块一擦就变得非常干净。不过必须记得,清洁完毕后要用清水再次擦拭,否则地面会变得有些湿滑,这一点需要留意。
甚至还可以充当“干燥香氛”。准备一个玻璃容器,里面装入一半洗衣粉,把盖子扎些小洞,然后把它放在衣橱的隐蔽位置。
梅雨时节,打开储物箱,没有往日的湿气,倒是飘来一丝丝清爽的香气,这种味道比那些昂贵的香料保持得更久,上回重新查看时,瓶底竟然凝结了些许水点,由此看来,它确实有防潮的功能。
挑选洗衣粉的种类不必过于费心。那些信誉良好的老品牌很值得信赖,它们曾经是童年时期常见的类型,如今经过改进,在凉水里面也能迅速溶解,不需要像过去那样必须用温水来预先浸泡。
如果注重品质,可以挑选带有淡香的款式,晾晒衣物后,整个阳台会弥漫着宜人的气息。价格较高的产品确实存在,不过坦白说,在日常生活中洗衣烹饪,基础款型的功能已经相当完备。毕竟,清洁的根本目的,远比那些花哨的功能来得更为关键。
洗手台边的洗衣液瓶子渐渐见底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包敞开的洗衣粉,每次取用少量时,都会想到:那些我们常常忽略的旧东西,往往蕴含着最朴素的便利。
究竟是用洗衣粉还是洗衣液,需要亲自体验才能明白,真正适合的,根本不会通过包装是否时髦来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