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财经《天下财经》)寒流抵达,保暖物品备受青睐,许多人都提前准备购买羽绒服,那么今年羽绒服的购买情况有哪些新动向呢?
记者抵达北京国贸商城内的某家高级羽绒服商店,店员告知,此刻店铺里传统款与合作的羽绒服大多已经售罄,没有剩余。
接下来,记者前往北京西单的一处羽绒服专卖店,店内羽绒服的价格大多超过一千元,重点推广的风衣羽绒服售价通常介于四千到六千元之间。负责人透露,今年顾客对中档和高端商品的接受程度比往年显著增强。
该羽绒服品牌负责人表示,高端户外系列产品的销售额大约占本店总销售额的五分之一到五分之二左右。
中档品牌的羽绒服,除了奢侈系列,在本周寒流来袭前也出现了销量短暂激增的情况。
该羽绒服品牌副经理黄巍表示,十二月份每日平均销售大约六七万元,整个月总计可达两百多万元。
根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的数据,2020年国内主要大型零售商的羽绒服销量比前一年增加了百分之十五点一,其销售均价也从二零一五年的四百三十二元,攀升至二零二零年的六百五十六元。业内专家指出,由于新冠疫情形势逐步改善,以及羽绒服在规格、制作工艺和技术方面的改进,购买者在选择商品时,不再单纯关注成本。
中国羽绒工业协会理事长姚小蔓表示,部分国内领先企业在中高端市场已经建立了稳固的客户基础,羽绒服产业正逐步摆脱低端价格战格局。
羽绒服市场整体态势稳步提升,经济型品牌定价亦逐步调高,羽绒服是否已步入高价更易销售的阶段?这种现象的形成,除了受制于原料成本的增加,还依托于其他哪些要素的推动?
据记者了解,羽绒在羽绒服生产成本中占比超过三分之一,具体到国标90白鸭绒,其价格从每吨27万元攀升至接近39万元,增幅达到45%。同时,人工费用、油料价格以及限产限电等政策因素,也直接压缩了品牌方的盈利空间。
该羽绒服品牌副经理黄巍表示,单件衣物的整体制造费用已增长近半数,创下十多年来的峰值。
费用增加促使公司必须强化商品更新换代的投入,寻找未开发的市场领域。设计师魏巍表示,以前羽绒服的保暖性是首要考虑,现在则更注重多元化的款式构思。羽绒服比一般服装的设计标准更严格,从版型构思,到填充物量的控制,都对设计师形成了相当大的考验。
另外,大众对于羽绒服实用性能的要求正在提高,诸如抵御寒风、抵御降水、实现位置追踪等,一些厂商已开始采用更优质且蕴含创新科技的材料来制作羽绒服。
设计人员透露,当前由于民族风尚的影响力持续增强,商品的构思、创新、用途、制作等层面均获得了更大的品牌附加值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