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第四个季度起,锦纶原材料市场持续大幅下滑。由于己内酰胺需求疲软而供应过剩,市场积压的己内酰胺难以销售,导致其价格从十月份至今下跌了整整一千米。紧接着,在己内酰胺市场走弱的拖累下,切片市场的交易活动也一度减弱,价格跟着己内酰胺下跌了八百到一千一百元上下,相关生产企业的经营效益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截止目前,江浙地区锦纶切片厂家报价较四季度初回落明显。桐乡地区稍高档的高速纺切片价格降低了900元每吨,现在的报价是12300元每吨;萧山美邦的稍高档高速纺切片价格比去年第四季度开头减少了800元每吨,现在的价格主要在12300元每吨左右;浙江华建的高速纺切片价格下跌了600元每吨,目前和下游客户成交的价格大概在12300到12400元每吨之间;江苏地区无锡的几家大厂生产的高分子高速纺切片现在售价是12300元每吨,这个价格比国庆节前低了大约800元。
最近两个月切片市场,价格行情持续下滑,同时市场库存不断增长。根据下图可以明确看到,十月份初期切片库存大约维持在五天的量级,这样的库存量基本仍然处在正常范围,然而因为下游需求疲软,工厂开工率不高,对锦纶切片的购买行为受到限制,切片生产企业的销售面临困境,到了十一月下旬,市场切片库存已经增长到十天的量级,数量增加了一倍。
那么,今年第四季度锦纶切片为何遭遇出货量不断减少和库存不断增加的困境?根本原因在于下游锦纶丝市场生产意愿不强。今年销售旺季,锦纶丝市场设备开工率显著偏低,整体设备利用率大约只有百分之七十左右,例如福建锦江、力恒等大型企业。仅有少数企业因为当前空包行情较为理想,能够将开工率提升至百分之九十。
锦纶短纤因为下游需求非常强劲,设备运转已经接近饱和状态,所以会消耗掉一部分切片产品,不过这种纤维的市场生产能力很低,仅占全部锦纶纤维总量的二十分之一,所以就算市场行情再好,也无法有效提升对锦纶切片的实际需求量,可以说是“力不从心”!此外,在锦纶丝市场,不少工厂已经停止生产或者转产其他产品,其中有些甚至是近一两年才刚刚投产的新项目。
据了解,今年前六个月德科产量达三万吨,而苏州英迪维去年新投产的锦纶纤维装置产能为三万六千吨,却已停工。近日浙江舒美尔工厂透露,其三万吨POY项目一直未投产,计划改造后转产海岛丝,不再生产锦纶产品。
点评
受不利信息干扰,下游开工量减少,行业整体波动明显,锦纶切片市场前景受限。至于何时能摆脱当前困境?据观察,尽管市场对锦纶原料及下游领域信心尚未恢复,但本周以来,己内酰胺价格下跌势头已明显减弱,基本稳定为主。因此从成本角度分析,切片价格未来大幅下挫的可能性已经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