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产品价格飞涨库存降至近年低点,后市却不被完全看好?

admin 14 0

证券时报记者 赵黎昀 叶玲珍

风水轮流转。

2020年三月间,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大跌,出现负数情况,当时有说法称购买油桶比加油更贵。转眼一年过去,如今油价趋于稳定,并带动许多化工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市场上供不应求的现象再次成为热门话题,相关讨论频繁出现在社交平台。

新春假期结束,化工行业曾引发A股市场广泛关注。根据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近期采访得知,由于价格持续攀升,部分化工产品制造企业当前库存量已降至多年来的最低水平,整个产业链的价格传导现象十分显著。然而,面对当前的高价位,行业内部的企业人士以及分析师对于未来市场行情普遍持谨慎态度。

价格翻番

氨纶企业库存见底

当前销售团队最为困扰的是物资不足,市场供应出现瓶颈,所有订单都必须安排生产计划,从2020年第三季度末的不到四万元每吨,到现在超过七万元每吨的价位,新乡化纤顶级氨纶产品在半年之内价格几乎增长了一倍,即便在这样强势的涨价行情中,企业负责人也坦言存货匮乏。

氨纶属于弹性材质,常被服装制造当作基础材料使用。依据单丝根量的差异,这类纤维分为70D、40D、20D等不同等级,通常根数越稀疏,其性能表现越优异。

生意社调查显示,去年8月份至今,国内氨纶价格不断上涨,2月25日时,40D规格的市场平均价格是5.7万元每吨,这个价格比2020年8月的最低价高出84.47%。

公司制造的商品种类丰富,相比之下高档货物的价位增长更为迅速,现阶段整体标价区间已介于五万至八万元每吨,业内赚钱状况相当理想。关于近期氨纶市场的供需状况,新乡化纤的负责人称,以前氨纶市场销售存在备货资金等不良现象,但如今市场上即便手握资金也难以购得货物,这种情况已经完全消失,目前公司订单已经排至四月,市场货物短缺现象十分显著。

确实,新春佳节结束之后,弹性纤维产业的开工程度已经超过了百分之九十,然而生产企业的产品供应状况依然感到吃力。

新冠疫情冲击期间,世界对口罩、防护衣等防护用品的购买量急剧增加,特别是海外的订单量呈现井喷态势,制造企业从去年十一月起基本不再有常规产品的存货,采购时常常需要等候,整个行业的库存水平一直很低。生意社研究专家夏婷指出,今年国家推行的就地过年措施,导致下游工厂在春节前后准备货物的需求上升,进一步加重了氨纶供应不足的状况。春节过后,下游物流逐步恢复,生产活动陆续重启,氨纶的出口数量显著提升,许多氨纶制造企业的存货量跌至近三年来的最低点。

当前市场供不应求的状况,并非完全源于口罩需求的影响。针对氨纶价格攀升的成因,新乡化纤相关人士提出了不同见解。该公司向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透露,口罩生产主要采用70D材质,单吨原料可制作数以亿计的口罩,因此对整个行业而言,这种影响相对有限。现阶段,市场上优质产品的供应更为吃紧。

纺织界流传一种说法,‘没有氨纶就无法织造’,随着民众生活水准提升,对衣物的穿着感受标准更严苛,越是高档的服饰,弹性纤维的用量越重。年轻人日常活动频繁,不乐意耗费精力整理衣物,氨纶成分可以令服装具备无需熨烫、方便维护、体感舒适等优势,纤维越纤细,穿着体验就越理想。过去普通衣服弹性纤维的含量多在百分之三到百分之五之间,如今优质服装弹性纤维的含量有时能高达百分之十五。自去年疫情发生以来,人们待在家里的时间变长,休闲穿着更加注重舒适感,这就促进了相关产品需求的提升。另外,即便受到疫情干扰,物流受阻,船舶安排困难,国外方面也不愿承接过多货物,不过海外市场近两个月的消费需求持续刷新记录,公司出口业务在整体中所占份额持续扩大,最近两个月的产品外销量已经超越了过去半年的总量。”他说明。

市场需求升温迹象显现,已激发企业的扩产热情。

2021年1月,新乡化纤发布通知,计划融资不超过十亿元,其中一部分将用于建设年产十万吨的高品质超细旦氨纶纤维第一阶段工程,另一部分则用于增加企业的流动资金。与此同时,同月,另一家氨纶行业的领军企业华峰化学也公布了其计划,打算投入四十三点六亿元用于兴建一个年产能达到三十万吨的差别化氨纶项目。

氨纶的产能增加对机器设备依赖程度很大,这些机器设备无法立刻从市场上采购齐全,因此项目的建设与投产需要耗费不少时间。市场也需要逐步消化产能的扩充。所以公司通常采取全面考量后分阶段推进的策略。不过最近行业内多家企业密集公布增产方案,还是显示出对市场前景抱有积极预期。新乡化纤相关人士剖析,国内各类纤维原料年产量约为六千万吨,此数值约占全球总量的百分之七十左右。这6000多万吨的纤维,纺织服装行业直接生产大约消耗2000万吨,其中氨纶的需求占比为5%,这意味着需要大约100万吨的氨纶年产能,但目前国内氨纶的年产量在70万吨左右,市场仍然存在显著不足。若商品品质需达到中上水平,则氨纶的混合比例须介于十五分之一到三十分之 一,据此推算,市场对氨纶的年需求量应约为两千万吨,由此可见,在接下来的数年里,氨纶依然会受到持续稳定的购买力支撑。

成本推助

化工商品批量涨价

近期,化工领域普遍出现提价、缺货和产能增加的现象,这并非孤例。由于原油价格急剧攀升,众多化工产品价格随之全面上涨。

氨纶价格_氨纶价格涨幅分析_化工商品价格上涨原因

当前乙二醇的市价已经达到了每吨5000元之上,先前因亏损而停产的工厂,现在全都重新开工了。2020年3月以来,由于国际原油价格曾经大幅下挫,国内期货中的乙二醇主要合约价格从4389元/吨下滑到不到3000元/吨,创下了十年来的最低纪录。华鲁恒升一位负责人向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在公司的众多产品里,乙二醇受原油价格大幅下跌的影响最为显著,当时国内煤制乙二醇的产品售价普遍低于成本价,生产亏损状况非常突出,这种情况现在已经完全不同了。

3月1日9时,WTI原油期货价格比前一天增长了2.18%,报收62.84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较上日上涨了2.19%,报收65.84美元/桶。今年2月份期间,国际油价显著攀升。2月24日,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超过67美元/桶,WTI价格超过63美元/桶,国际油价基本上恢复到了2020年1月的水平。这一波油价已持续上涨近4个月,且涨幅超过75%。

我们产品价格上调主要受石油化工原料价格提升的影响,比如BDO(1,4丁二醇)就是其中成本占比很高的材料,近期由于原油价格走高,BDO的价格也出现了显著上涨,这位新乡化纤的负责人说明。

根据掌握的信息,到3月1日为止,国内BDO制造者平均价格为31750元每吨,这个价格与上个月相比增长了133.46%,和去年同期相比已经提升了228%。

根据生意社统计,2021年2月25日化工指数达到1032点,创下了整个周期内的最高纪录,与2020年4月8日的598点相比,增长了72.58个百分点,春节假期结束后十天内,市场表现便提升了超过18%。

金联创数据表明,在所监测的44种关键化工品价格方面,春节过后仅有部分产品价格保持不变,其余将近79%的化工品价格均出现上涨情况。具体来看,价格涨幅超过十分之十的产品涵盖了丁辛醇、环己酮、苯乙烯、纯苯、加氢苯以及乙二醇。而价格涨幅达到百分之五以上的产品则包括甲苯、二甲苯、二甘醇、丙烯酸丁酯、丙烯、纤维级PET、涤纶长丝和丙二醇。

需求支撑

产业链价格传导显现

需要特别留意的是,当前化工产品的价格正持续攀升,这种变动已经在生产环节之后顺利地传递到了消费端。

新戊二醇价格已从节前每吨一万左右涨至一万六千五百元,涨幅逾五成,令人咋舌。就企业近期运营状况而言,神剑股份一位负责人表示,感受压力巨大。作为国内聚酯树脂的首要生产商,该企业具备约二十万吨的制造能力。当前市场状况显示,聚酯树脂的两个主要原料PTA和NPG价格飙升,令企业生产成本急剧上升。据了解,PTA价格在二月底时为4200元每吨,而最近两天的报价一度突破5000元每吨。最终成交价格需等到三月底才能确定,但市场整体预期仍然看涨。

原材料成本急剧攀升,神剑股份的价格调整机制迅速启动。

必须立刻提高价格,否则无法继续生产。现已向各方正式传达调价信息,室外用聚酯树脂的提价幅度大约为每吨三千元,室内用的则在每吨两千元左右。此次调价是由于原料价格急剧上涨所致,属于被动执行政策,倘若成本负担无法转嫁,或许就会停止购买原材料,进而影响下游客户的订单需求。现阶段看来,这次调价下游反应相当热烈,不少客户已经接连向我们下达了购买指令。

安利股份主要从事生产PU人造革和PU树脂,这家公司最近也体会到了费用增加的难处。

本公司产品所用物料里化学物料比例相当大,大约占一半左右。物料成本上升的压力是肯定存在的,不过我们并非特别忧虑,因为这是整个行业都要共同面对的难题。安利股份董秘刘松霞谈到,公司已于2月26日向下游客户发送了调价通知,新的价格现已生效。当前情形显示,即便价格有所上调,企业生产负荷依然能维持在九成左右,几乎实现了全部产能的发挥。

她表示,当前业内提价已属常见情况,下游方面会对价格变动作出合理评估,鉴于原料成本急剧攀升,多数企业仍倾向于维持合作关系,达成互利局面,市场对此反响普遍较为积极。

除了价格调整之外,安利股份还在产品体系以及仓库调控上,慢慢在建立竞争优势,用来抵挡原材料价格变动对费用产生的冲击。

多年沉淀下来,我们行业中的领先地位愈发明显,无论在价格谈判方面,还是在与供应方的协作层面,都展现出更强的实力。现阶段公司重点服务的是中高端消费群体,推出的商品多是具备高附加值且拥有生态功能的类型,市场上不存在能够替代的竞争对手。这个时候,企业先前已经实施了若干前瞻性购买行动,有部分基础物料囤积了相当于两到四个月用量的储备,这种做法在某个层面减缓了价格攀升带来的开销负担。”她补充道。

原材料成本上涨的风潮下,价格转嫁仿佛成了行业普遍采用的手段,有些公司甚至因此获利颇丰。

华东某家塑料薄膜制造公司的负责人表示,在加工类行业里,上下游的价格信息都很公开,他们主要赚取的是加工环节的利润,原材料价格上涨其实对承接订单有好处,下游客户看到上游成本增加,心理预期就会变强,下单的意愿也会随之提升。近些年,企业对产品体系进行了革新,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日用品包装,而是进入了电子科技行业,商品的价值含量有了明显改善,同时下游市场的购买需求十分旺盛,消费者对价格变化的敏感度降低。现阶段我们产品的价格上涨幅度已经超过了原材料的成本增长速度,综合来看利润率反而持续增加。

标签: #化工产品 #价格飞涨 #库存低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