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缴翼飞 北京报道
11月16日,2022世界集成电路大会在合肥举行,11月17日,2022世界集成电路大会在合肥举行,11月18日,2022世界集成电路大会在合肥举行。多国与会嘉宾表示,集成电路产业正步入“后摩尔时代”,全球半导体产业也面临着艰巨的挑战,高水平的全球合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重要,应支持中国积极融入到全球产业链之中,带动全行业乃至全球经济走出低迷。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江平,在致辞当中进行了表示,中国会落实当前已有的支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政策,会强化顶层设计,会围绕云计算、大数据、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车联网等重大应用需求,会加强与全球集成电路产业界的合作,会推动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创新发展。
电脑、手机需求遇冷 明年半导体或增长乏力
因数字经济蓬勃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凭借其强大的创新特性、融合特性、带动特性以及渗透特性,已然成为全球经济以及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
依据WSTS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公开透露的数据,2021年全球半导体产品规模已然增长到5559亿美元,当中集成电路产品规模是4630亿美元,占比重达83.3%,并且2022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预估将会持续增长至6460亿美元。
指出的是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总裁兼首席执行官John Neuffer ,在过往三年间 ,全球半导体行业从基于新冠肺炎疫情致使的2020年初最初销售下滑里迅速回升 ,且历经了因居家办公以及远程学习等情景所带动的一系列终端市场需求增长 。然而 ,半导体行业极有可能在2023年遭遇增长变缓 ,特别是作为全球半导体最大需求市场的个人电脑与智能手机 ,已然碰到了极大阻力 。
然而,John Neuffer持有这样的看法,数据中心对于芯片的需求依旧会持续呈现增长态势,占据全球芯片需求超过12%的汽车行业同样也将会维持强劲的增长趋向 。
华为公司首席供应官应为民称,智能汽车发展步入快车道,2022年中国智能汽车市场渗透率超20%,从感知到连接,而后到存储与计算,车载半导体用量持续增加,如当下一辆高档电动车芯片价值超1500美元,是传统汽车3倍多,从更长周期看,数字领域波浪式创新会继续推动半导体市场持续发展。
在主题论坛上,IBM大中华区董事长兼总经理陈旭东指出半导体行业现阶段发展面临四大挑战,该行业已形成复杂的生态系统,企业必须在设计、制造、供应链以及销售运营IT运维等每一个环节提升自身竞争力。
一方面,研发成本始终处于较高水平,资源消耗数量巨大;另一方面,生产管理存在较大难度,对于生产进度以及订单追踪而言,很难达成实时且无缝隙的管理;再者,产品迭代的速度越发快速,多品种现象出现,小批量情况存在,个性化订单以及临时订单加入进来,这使得厘清产品的难度有所增加 ;另外,供应链配套发展落后,人工管理流程繁杂琐碎,欠缺精细化管理以及数据驱动的决策。
“鉴于产业面临着独特且艰巨的挑战 ,高水平的全球合作比以往任何时刻都更为重要 。”John Neuffer持有这样的观点 ,要构建完全自给自足的本土化供应链是不切实际的 ,从前期投入直至运营成本 ,投入的成本会高至令人望而却步 ,可能会使得半导体整体价格上涨35% - 65% 。

对于此情形,在会议上对外发布的一份名为《合肥倡议》的文件有所提及,集成电路产业当前正逐步迈入所谓的“后摩尔时代”,从行业整体层面来讲应当全力以赴地去努力增强整个产业链的自主创新能力,着手构建一种具备开放性、协同性以及包容性的良好生态环境,以此来推动各类要素能够按照有序的方式进行流动,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以及市场的有机结合。与此同时,还需要尽快推进高端化、智能化以及绿色化的发展进程,推动贸易以及投资朝着自由化便利化的方向迈进,进一步加强产能、资金、人才、知识产权等各个方面的合作,从而推动数字产业化以及产业数字化的发展,进而能够去创造出更为美好的数字生活。
行业周期下行 供应链更需中国融入
虽说全球半导体产业于2022年碰到周期下行情况,遭遇贸易环境不稳定这般诸多因素冲击,然而中国的半导体产业仍然维持了较为不错的良好增长势头。
依照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的统计,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之中,2021年销售额冲破万亿元,此后产业发展持续朝着好的方向,2022年上半年销售额为4763.5亿元,和同期相比增长16.1%,并显现出一批拥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骨干企业,从而整体实力明显提升。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立称,这人同时还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其表示,中国存有能在当下严峻全球贸易环境里给出持续、稳定、具韧性供应能力与消费需求的条件,这些条件是,有着较完整上下游产业链配套,有着运作良好产业集群基础,还有着庞大市场需求这么些,它依旧是全球投资重要目的地。并且表明,因当前全球半导体产业步入下行周期,所以把中国归入全球集成电路产业链,这对全球集成电路企业而言是巨大红利,情况如此下,还能助力带动全球经济摆脱低迷 。
约翰·诺伊弗也指出,中国在往昔七年里于全球半导体市场的份额近乎实现了一番增长,由百分之四提升至百分之七。中国那些半导体公司正加紧加大创新力度,尤其是在无晶圆厂以及外包封测这些领域,理应支持中国朝着更深入方向融入全球供应链。
韩国CK - MICE公司CEO申凤花表明指出,中韩半导体合作紧密相连不可分割,韩国半导体产业核心是存储器,在设计、设备、材料产业方面与中国有着极大互补空间,两国产业链供应依赖程度高,韩国半导体出口总额对中国内地、香港合计出口占比达60%,未来需秉持开放合作心态,韩国半导体产业资源能与中国企业或地方政府对接进行连接,中韩企业还可借助共同设立产业联盟、基金或者高峰论坛等方式形式开展积极沟通进行交流。
与此同时,我国重点区域在加强布局,行业龙头也在加强布局。上海在去年公布的“十四五”规划中将集成电路或半导体明确为未来五年重点发展方向,广东在去年公布的“十四五”规划中将集成电路或半导体明确为未来五年重点发展方向,浙江在去年公布的“十四五”规划中将集成电路或半导体明确为未来五年重点发展方向,安徽在去年公布的“十四五”规划中将集成电路或半导体明确为未来五年重点发展方向,上海在今年陆续出台了产业发展的专项规划,广东在今年陆续出台了产业发展的专项规划,浙江在今年陆续出台了产业发展的专项规划,安徽在今年陆续出台了产业发展的专项规划。
以合肥市为例,这个担任本次论坛举办地的城市,被国家发改委列为集成电路产业全国重点发展城市,又被工信部列为集成电路产业全国重点发展城市,还获批国家首批集成电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今年发布了《合肥市加快推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该政策明确鼓励集成电路企业新建项目,会视情况给予每家企业最高2000万元补助。
合肥市委常委袁飞称,合肥市目前已集合集成电路企业超过350家,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几个具备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测试以及设备材料全产业链的城市当中的一个,凭借“领军企业-重大项目-产业链条-产业集群”的高位布局,会进一步对合肥市集成电路的产业培育以及转型升级予以支持 。
张立说,中国正在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进一步挖掘我国半导体需求市场并拓展它,持续强化半导体产业链上下游生态配套发展,未来将为全球所有在华发展的半导体企业创造更丰厚的市场沃土,提供更完备的产业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