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中国茶叶的神奇之处,领略茶道与生活的交融之美!你知道茶叶如何分类吗?

admin 10 0

中华茶文化传承久远,蕴含着众多贤达雅士的心血与情操。茶园之中,辛勤的付出灌溉着茶苗,丰沛的日照滋润着片片新芽。品茶之时,安然的心境融入其中,超脱的思绪在茶韵里浮现。华夏茗品凭借持续发展的丰富品类和别具一格的制作手法,构筑了多个令人沉醉的茶艺境界,触动灵魂深处。

我们沉浸在深厚的文化积淀和艺术魅力之中,享受着中国茶带来的宁静与抚慰。它蕴含着山水的意境,承载着时光的印记,也寄托着内心的向往。让我们一同领略茶叶的非凡之处,流连于淡淡的香气,体会茶艺与日常生活的和谐统一。

一、茶叶的分类:

茶叶的归类依据不同标准有多种划分方式,按照发酵深浅与工艺差异,可以归为未发酵品、半发酵品、全发酵品以及后发酵品这四种主要品类;根据采摘时令进行区分,则包含春季采制品、夏季采制品、秋季采制品和冬季采制品,这些名称仅是分类术语,并非品质高低的标尺,各类茶品适宜的采摘时节各异,春季采制的未必就比夏季采制的更优。根据是否添加“熏花”或“调味”成分,茶可分为“原味茶”与“熏花茶”或“调味茶”。原味茶,就是既不熏花也不调味的茶。假如熏了茉莉花,便称作茉莉花茶,倘若掺入了人参粉或人参叶,就叫做人参茶。从形态差异来看,茶可划分为散装茶、紧压茶与粉末茶。

各种茶叶分类里,最受普遍采用、最具权威性、知名度最广的,要数中国传统的六大茶系。影响茶叶口感的主要是发酵的深浅和制作手法,接下来我将依据茶叶发酵的程度,同时参考干茶的色泽,来逐一区分,以便使大家对茶叶的种类有更明确具体的认识。

六大茶类及对应名茶

各类茶叶的发酵过程差异显著,具体表现为六大茶系各自独有的性质、作用、目标群体以及泡制技巧,需要分别说明

1、绿茶(发酵度:0)——不发酵茶

绿茶属于未经发酵的茶类,其茶汤呈现绿色,与新鲜采摘的茶叶色泽大体相同。部分绿茶叶片原色为深墨绿,颜色较浓重,但冲泡入水之后,叶片会转变为鲜嫩绿色,完全不见红色痕迹。

【特点】清汤绿叶、清香、鲜爽

【干茶】颜色为碧绿、翠绿或黄绿,久置或与热空气接触易变色

【茶汤】呈绿黄色

【原料】为嫩芽嫩叶,不适合久置

【代表茶】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等

【主要工艺】采青→杀青→揉捻→干燥

具有阻挡放射线、消灭病菌、减轻炎症、补充水分消除口渴,清除内热消除上火,振奋精神,化解油腻促进消化,帮助减轻体重等作用

【适合人群】适合经常加班、长时间面对电脑的年轻人,体质偏热、消化系统比较旺盛、精力旺盛的人也可以多喝一些。

泡制绿茶适宜的水温大约是八十五度,浸泡时长控制在两到三分钟比较恰当,茶叶与水的调配比例最好是五十份水对应一份茶,选用茶具时推荐使用陶瓷杯或者通透的玻璃杯,注水时不宜盖住杯口。

绿茶的原料以新发的芽叶为主,采摘之后需要先让水分蒸发,紧接着马上实施高温处理,完全跳过萎凋失水以及氧化发酵这些步骤,因此其性质精微而偏寒凉,风味最为贴近草木本来的气息,品饮时也能感受到这一点,开水注入后,茶叶会慢慢舒展开来,在杯中呈现上下翻动的姿态,观赏性很强,这也是泡制绿茶时经常选用透明玻璃器皿的原因

绿茶、雀舌

我国绿茶产量最多,分布也最广,几乎每个省份都有出产,种类虽然繁多,但口感上的区别并不显著,而且这种茶容易失去新鲜度,品饮时主要注重其清新感和芬芳气息,不同的干燥手法会带来不同的香气体验,绿茶主要的干燥方法有三种,分别是通过热锅翻炒、烘烤和蒸汽处理,接下来将分别阐述这三种方式的特点。

炒青茶:龙井

龙井是声名显赫的炒青绿茶,经典的西湖龙井源自西湖龙井村群山之中,也就是“狮”、“龙”、“云”、“虎”、“梅”五大核心产区,如今市面上流通的龙井鱼龙混杂,制作工艺相同、流程相近、外形相似的茶都被称作龙井,然而品质却难以确保。挑选时务必选择知名品牌,尽管价格会稍高,但风味能够得到保障。常见的品牌包括西湖、狮峰、贡牌、卢正浩。

蒸青茶:恩施玉露

恩施玉露属于国内稀有的蒸青绿茶品种。蒸青工艺采用蒸汽来杀青,蒸汽使茶叶变得柔软,再进行揉捻和干燥。这种制作方法比炒青和烘青更为古老,从明代起,逐渐被炒青和烘青所替代。中国特产·恩施市农特产馆售卖的恩施玉露,具有芬芳的香气,味道清新自然。初次品饮这款茶非常值得尝试,冲泡时水温不宜过高,大约85度最为合适。

烘青茶:黄山毛峰

优质的黄山毛峰“披着白毫,芽尖如峰”,拥有独特的风信子香气,由一芽一叶慢慢揉制而成,香气清新,味道淡雅,花香浓郁,带有一丝书卷气,差等的毛峰没有白毫,也没有尖峰,与普通绿茶无异。知名品牌有谢裕大、徽六等。

黄山毛峰干茶、绒毛显露

2、白茶(发酵度:5%-10%)——微发酵茶

白茶得此名,源于其茶芽上常披覆细密绒毛,加工过程更凸显这些白毫,故而得名白茶。白茶心呈白色,叶面显灰绿,叶背呈黄褐色。这些色彩差异,皆因白茶历经微发酵所致。

白茶寿眉

【特点】绿叶红筋

【干茶】色白隐绿,外表披满白毫,茶汤呈象牙白(黄白色)

【原料】福鼎大白茶种的壮芽或嫩芽

【代表茶】银针白毫、白牡丹、寿眉等

【主要工艺】采青→萎凋→发酵(轻微)→杀青→揉捻→干燥

具有清除自由基、抵御暑热、缓解牙齿不适、促进肺部健康、消除炎症与毒害、维护肝脏功能等多重作用,并且是消除酒精影响、恢复清醒状态的有效选择。

【适用对象】适合情绪焦躁、承受压力较大的人,儿童饮白茶有助于维护视力。

泡制老白茶时,建议采用沸水,而白毫银针这类较嫩的茶叶,则可稍减水温。用盖碗冲泡的话,延长每次浸泡茶叶的时长,茶汤会呈现淡黄色或杏黄色。

白茶重凋萎,轻发酵,香气高亢,但比绿茶稍复杂,偏向花香型。

3、黄茶(发酵度:10%-20%)——微发酵茶

黄茶制作过程中采用的一种特殊处理方法称为“闷黄”,这个过程类似于烹饪时将锅盖扣在盛有青菜的锅中,青菜便迅速呈现黄色状态。在实施闷黄步骤后,茶叶会经历轻微的氧化反应,使得干茶呈现出淡黄色泽。饮用时,其滋味相较于绿茶会减少几分青涩感,变得更加温和顺滑。

黄茶 霍山黄芽

【特点】黄汤黄叶

茶叶价格_中国茶叶分类_六大茶类特点功效

【原料】带有茸毛的芽或芽叶

【代表茶】君山银针、霍山黄芽等

【主要工艺】采青→杀青→闷黄→揉捻→干燥

具有提神作用,能够使人头脑清醒,有助于缓解疲劳感,还可以促进食物消化,对于调养脾胃效果显著,如果存在消化不顺畅的情况,或者对食物缺乏兴趣,又或者身体活动量少且偏胖,都可以通过饮用来改善。

适合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者。

泡制时宜选用盖碗或玻璃茶器,先以温水清洁茶具,接着将适量黄茶置入杯中,随后注入八十五至九十度的沸水,液面高度以刚好淹没茶叶为宜,稍待三十秒后再次注水,待水量达杯中约五分之四时,封闭片刻,经一分钟焖泡后即可启盖品饮。

4、青茶(发酵度:15%~70%)——半发酵茶

青茶,其形态色泽呈青褐色,亦被称作乌龙茶,包含的品类相当丰富,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铁观音、冻顶乌龙、武夷岩茶(大红袍)、闽北水仙等茶品。铁观音与水仙源自特定的茶树品种,冻顶则特指台湾南投县的冻顶山,武夷岩茶源自福建武夷地区的茶叶,大红袍亦产于该地,之所以称之为岩茶,是因为茶汤中带有微量的砾质壤土所形成的独特岩韵。乌龙茶带有清新的天然香气,口感非常饱满,它没有绿茶的微苦,也不同于红茶的强烈,却同时拥有绿茶的清新气息和红茶的甘甜,形成一种与众不同的风格。

清香型铁观音

【特点】绿叶红边

【干茶】呈深绿色或青褐色

【茶汤】呈蜜绿色或蜜黄色

【原料】一芽两叶,枝叶连理

【代表茶】铁观音、冻顶乌龙、武夷岩茶(大红袍)、闽北水仙等

【主要工艺】采青→萎凋→发酵(较重)→杀青→揉捻→干燥

效果显著,能够温暖胃部,同时可以清理肺部,使人精神焕发,思维敏捷,有助于消除身体疲劳,对于缓解发热和预防中暑也有帮助,能够促进消化,减少油腻感,并且有助于控制体重。

适用对象范围很大,特别契合体重控制需求强烈、饱餐后易感焦躁的人选。

泡制乌龙茶时,应该挑选适合茶汤分离的容器,比如盖碗、分离式茶具或者带滤网的茶杯,注入刚刚烧开的纯净水,浸泡完成后需要立即盖好盖子。

乌龙茶诞生于明清年代。由安溪茶人从绿茶工艺演化出乌龙茶工艺,最初流向闽北、广东潮州,再传入台湾地区。评价较高的乌龙茶有斌界、孝文家茶等,小白推荐孝文家茶,产品线清晰,物有所值,不会浪费钱财。日常饮用的茶推荐这款浓香型铁观音,茶韵饱满,茶汤清澈,滋味很顺滑。价位也合理,餐后饮用,可以解油解腻,帮助消化。

5、红茶(发酵度:70%-90%)——全发酵茶

红茶的叶片和茶汤都呈现红色,从视觉上带来温馨的感受,其性质也更加温和,喝起来口感顺滑,没有绿茶那种涩味和清爽感,味道浓厚而充实,后味也很实在。

【特点】红汤红叶

【干茶】颜色为深红色

【茶汤】呈朱红色

【原料】大、中、小叶都有。分为条形红茶和红碎茶

【代表茶】祁门红茶、滇红、正山小种等

【主要工艺】采青→萎凋→发酵(较重)→杀青→揉捻→干燥

【功效】养胃护胃、生津解渴、促进食欲,可利尿、消除水肿。

【适合人群】适合身体较虚、脾胃功能差、手脚发凉者饮用

泡制红茶宜在水温降至九十至九十五摄氏度时进行,直接以沸水注入茶器中,注水后须迅速倒出茶汤,十秒内完成萃取,否则茶汤易产生不良风味,并显现出较为突出的苦涩感,且冲泡红茶时需注意,该茶类不宜久置,注水后应避免加盖,以防影响品质

6、黑茶(发酵度:随时间会变化)——后发酵茶

黑茶的后熟过程与众不同。它不仅依靠茶叶内在成分进行转化,更借助了环境中的微生物参与,所以成熟度极高。这种独特的微生物作用,会在转化过程中生成一些有益成分,这些成分对调节血压血脂、维护心血管健康具有潜在益处,因此黑茶广受青睐。黑茶的颜色最为深沉,口感变得浓郁平和,饱满且不尖锐,香气种类繁多,有陈年的味道,木头的气息,枣子的芬芳,以及菌类的味道。

存放普洱饼茶

【特点】茶色粗大黑褐、口感陈香醇厚

【干茶】呈青褐色

【汤色】橙黄或褐色

【原料】多为大叶种茶

【代表茶】青砖、六堡茶、普洱茶等

【主要工艺】采青→杀青→揉捻→渥堆发酵或存放发酵

【功效】去油腻、暖胃、减肥、降脂等功效

具有显著去油消滞作用,适宜体重偏高者,以及有烟酒嗜好、排便不畅者使用。其药性平和,因此虚寒体格的人更为适宜。

冲泡黑茶时,若是采用质地粗糙的老原料,适宜采用烹煮方式饮用,倘若选用新鲜娇嫩的原料,则能够借助100摄氏度的纯净水进行浸泡饮用。

标签: #中国茶叶 #茶道文化 #六大茶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