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后中药材价格加速上涨,背后原因几何?对市场影响几何?

admin 4 0

最近,药材市场的价格普遍攀升,尤其是过完春节之后,药材价格的涨势变得更加迅猛,是什么因素促使药材价格上涨?这又将给未来的市场带来哪些变化?记者近期前往中国四大药都之一的安徽亳州,进行了现场考察。

01 安徽:中药材价格普遍上涨

记者抵达安徽亳州药材集散地,在批发样品区,得知当归、黄芩等多种药材行情上涨。

药材商姜丰收谈到,当归与黄芩,其售价较去年有显著上涨,部分品种涨幅接近三成。

普通药材价格普遍上涨,个别不常见的药材也经历了显著提价。商户蒋大勇透露,像“王不留行”这种小众药材,去年仅售6、7元每公斤,如今却翻了一倍,卖到了12元以上。

药材经营者蒋大勇谈到,其他药材价格也普遍上涨,楮实子的价格从原先的12元涨到了30多元,翻了一倍。

蒋大勇表示,本轮提价自去年第四季度启动。药材产地采买成本上升,他们只能顺应市场行情。经营户们对价格上调心存顾虑,担心囤货后滞销。销售方态度审慎,购买方则货比三家,选择价格更优的商品。

中药材价格_安徽亳州中药材市场行情_中药材价格普遍上涨

02 安徽:种植意愿改变 导致市场价格波动

中药价格为何全面攀升?调查发现,这与众多药材在原产地的培育状况密切相关。

安徽亳州是白芍的主要产地,现在,这一茬的白芍已经长出了紫红色的嫩芽,种植专业的张步云表示,近些年,因为当地白芍的市场价格不断下滑,导致很多原本种植白芍的农户都选择了改种其他作物,或者将采挖时间向后推迟,种植者的种植意愿出现了明显减弱。

通过亳州市药业发展促进局相关人士的反馈得知,依据2019年该地白芍的种植规模推算,其年度产出量理应达到十万吨,然而实际收获的量仅有八万吨。

安徽亳州市药业发展促进局副局长廖自荣表示,部分种植者及规模较大的种植户受价格因素影响,原计划今年收获的药材,或许会推迟至明年再进行采摘。

市场活跃度不高,使得农民种地兴趣不大,种植范围缩小,产品储备不多,最后促使价格走高。另外,亳州市发改委在检查这次药材价格攀升的情况时了解到,国内外疫情带来的需求变动,还有国家新药典对药材和中药片剂制定的新要求,也在一定水平上助长了药价的上扬。

安徽亳州市发改委价格认证中心主任姜杰表示,由于种植环节严格把控质量,从培育到干燥的整个流程都增加了费用。

标签: #中药材价格 #上涨原因 #市场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