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5个品种跳水明细!党参跌价逻辑及后市预判来了

admin 15 0

一、先看5个品种的“跳水”明细:数据里藏着跌价逻辑

我们直截了当,把一线市场的价格波动说出来,每个品种的下跌幅度、发生的具体时候都说明白,这样大家就能对应上自己的情况。

1.党参:三年高价收尾,低价还没到​

价格出现调整,8月19日药厂小规格药材售价在92至98元每公斤,到了9月1日,价格直接降至75至85元每公斤,降幅达到18.47%。中规格和大规格药材也跟着降价,大规格的从118至140元每公斤跌至110至120元每公斤。

价格下滑缘由:湖北板党与重庆党参首先进入收获期,大量新货集中投放市场导致行情承压;更为重要的是,党参已经连续三年保持高位运行,种植规模逐年增加,市场供应早已饱和。

市场走势分析:当前价格调整仅仅是初步阶段,最终的价格低点尚未出现,后续价格很有可能进一步降低。

2.紫苏叶:生长周期短,行情“过山车”​

当前价格情况:八月份初,整体货物售价为每公斤十五元,而今已降至每公斤十二元,价格下滑了百分之二十。

紫苏的成熟期较短,其市场行情通常受产量变化影响而快速变动。2022年末,价格曾一度涨至每公斤将近五十元(纯叶部分高达八十五至九十元)。然而,2023年四月当新货面市时,供应量得到补充,价格便持续下滑,目前已接近往日的正常水平。

3.栀子:高价刺激扩种,商家急着抛货​

药厂统货价格在八月初为每公斤28元,当前降至每公斤25元,降幅达到10.07%。

价格下滑的缘由在于,多年高位行情促使产地扩大种植规模,导致当前供应量较为充沛;同时,由于新货即将上市,囤货商担心后期价格继续走低,纷纷抛售库存,从而进一步打压了市场行情。

后市预判:重点看产新后的新货量,若产量大,价格可能再降。​

4.蔓荆子:进口货成“重灾区”,跌幅23%​

价格出现调整,八月初进口统货每公斤售价为26元,近期降至20元,此次降价商品中减幅最为显著。

党参价格走势预测_中药材价格_中药材跌价分析

价格走低是由于购买力减弱所致,同时,近期既有全新产品又存有旧货在市场上销售,导致供应量超出市场需求,因此价格难以维持高位。

5.吴茱萸:6年高价周期结束,反弹难​

价格波动情况是,八月份中华吴茱萸的价格为每公斤32元,当前降至每公斤26元,降幅达到18.75%。另一个显著的变化体现在时间跨度上,2019年该品种价格从每公斤360元降至每公斤130元,2020年进一步跌至每公斤35元,到了2025年新货上市后,价格又从每公斤43元回落到每公斤25元左右。

树木因高价时期栽种,目前正逐步进入丰产阶段,接下来几年供应量将持续充足;市场不存在货物短缺的情况,价格回升面临强大阻力。

市场走势预测:若非发生大规模砍伐林木,这种情况通常只在价格低到迫使农户无法承受时才会出现,那么短期内不太可能出现价格上涨的态势。

二、3个核心趋势:看懂了才不会踩坑​

这次普遍性降价并非偶然现象,而是市场运行法则的必然体现,我们可以从中归纳出3个重要动向,协助大家规避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

1.高价必扩种,扩种必降价:这是中药材的“铁律”​

药材价格若超出常规收益范围,不论涉及党参持续三年的高价,还是吴茱萸历经六年的高价,抑或是紫苏叶在2022年的短期价格飙升,农户们都会争相增加种植面积,跟风行事。然而,药材从栽种到收获必须经历一段周期,种植规模的急剧扩张其影响会在1到3年内集中显现,产生相应后果——以当前党参与吴茱萸为例,它们正是前些年盲目扩大种植规模所欠下的“债务”,如今到了偿还的时候。

2.短期品种看“产新”,长期品种看“周期”​

像紫苏叶这种生长时间短暂(仅数月)的作物,市场行情紧随新陈更替,一旦新货面市,价位便易起伏,很快就能察觉供需的转换。

某些品种比如吴茱萸和党参,它们的成长时间比较久,需要好几年,市场行情会依照一定规律波动,这种规律就是所谓的“周期”:价格高的时候大家会扩大种植面积,接着会出现供应量过多的情况,导致价格下降;价格低的时候人们会砍掉一些树木,供应量随之减少,价格又慢慢回升,一个完整的周期一般需要五到八年时间,目前吴茱萸正处在价格较低的阶段,而且这个阶段已经过了一半。

3.持货商“抛货”信号:别等跌到谷底才出手​

这次栀子、蔓荆子的价格下滑中,有个显著迹象:囤货者在主动出售。这其中的道理是“担心更低价格”——一旦商家预测未来价格会继续走低,就会选择提前卖出,而众多货物的抛售会进一步推低价格。对于种植者而言,碰到这种情况,不要存有“等待价格上涨”的念头,需要依据自身的成本和市场的变化,适时调整销售的速度。

三、建议​

不要随意模仿他人:当下某个作物价格上涨就立刻种植,或许等到成熟时,就会遭遇价格回落。应当先掌握作物的生长规律、当前种植状况,然后才考虑是否种植。

留意“小众作物”或“地方特色作物”:主要作物(诸如党参、吴茱萸)往往容易产生“一推广就饱和”的现象,而部分具备区域特点、市场需要稳固的次要作物(诸如适应本地环境的小众药材),反而较少受到整体市场波动的影响,面临的风险更小。

标签: #中药材 #价格波动 #市场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