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药材制成饮片后,其价值反而有所下降,市场行情受多种因素左右,具体分析如下,首先存在形态不同的情况。有些品质上佳的正宗药材,栽培时间久、收成量少、外观完整,具备收藏意义并且方便分辨真伪。比如完整生长的野外人参或者栽培多年的人参,单根就能卖到几万元。相比之下,普通品质的人参以及经过切割的药材,由于缺少独特的形状特征、有效成分有所损失,价格远远比不上完整的人参。这种名贵药材冬虫夏草情况类似,上品完整虫草售价很高,一般品相的经过加工磨碎,主要外形特征丧失,价值降低。此外,药力成分多少也不同。完整的中草药能更有效地维持其医疗用途。以三七为例,等级越低,块头越重、陈放时间越长、药力越强,20头规格的文山滑头三七大约每斤200元。处理过的标准三七药材,由于丧失了重要的分类依据,其有效成分的平均水平降低,售价低于一百元每斤,此外,药材的不同部分含有害成分的多少各不相同,比如当归的根部含有害成分的量比较少,其价格不如整株当归高,第三个方面是炮制环节中适当增加重量,炮制过程对药材的价位有影响,以用水处理为例,某些药材在经过水处理之后重量会增加但有效成分的量保持不变,这样其单位价格就会下降,像用盐炮制的附子。另外,经过水处理的中药材倘若干燥不彻底就进行销售,购买者必须承担更高的费用或遭遇腐坏的可能,其价值会随之缩水。第四点是保存和运输的开销存在差异。药材和中药饮片由于含水量等要素的差异,存放和搬运的费用有所不同。含水量较高的药材必须全程使用冷藏车并保持湿润,而经过日晒干燥的饮片只需普通密封包装即可。石斛的新鲜品必须通过冷藏链运输,并且需要放在低温环境中保存,而干燥品则可以在常温下用密封的方式储存,运送和存储的花费要远远小于新鲜品。地黄的情况也类似,新鲜的地黄在保存时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干燥的地黄在运送和存储方面的成本很低,售价也相对便宜。总而言之,中药材的市场价格会受到很多不同因素的影响,一旦加工成药片,价格未必会升高。但是,加工成药片后价格反而降低的只是极少数的个别情况,药片加工企业在中药标准化等方面做出的贡献是值得肯定的。
该文章系人工智能运算产物,仅供借鉴,不构成投资指导,应用后果需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