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籽油的用途
菜籽油又名菜油,主要用油菜籽压榨而成,呈透明或半透明液态,颜色为黄色或褐黄色。菜油属于我国关键食用油品种,全球范围内位列第三大植物油,与豆油、葵花籽油、棕榈油共同构成世界四大油品。
菜籽含油率高,可达35%-45%,其主要用途就是榨油食用。
菜油除了直接作为食物外,在工业领域应用非常广泛,能够用来生产人造奶油等食品,同时在铸钢行业充当润滑剂,一般而言,菜油在机械加工、橡胶制造、化学工业、塑料制品、油漆涂刷、纺织加工、肥皂生产以及医药制造等众多方面都有普遍使用,菜籽粕的蛋白质含量在36%到38%之间,其营养价值与大豆粕相似,是一种优质的精饲料,常被用于淡水水产养殖。近些年新兴的生物柴油制造技术,让菜籽油转变为生物柴油的量持续上升,这种能源已成为石油柴油的合适替代选择。
菜油的生产过程
菜籽油的生产主要有两种途径:机械榨取和溶剂萃取。机械榨取依靠物理压力实现,溶剂萃取则借助化学原理,采用食品级溶剂来提取油脂。溶剂萃取工艺被全球业界普遍认为是最前沿的制作技术。
菜籽先要经过筛选、碾碎、调质、压片、加热等步骤,然后采用挤压或萃取方式提取初油,这种油不能直接食用。在菜籽油生产过程中,通常先通过压榨方式取油,接着把压榨后的残渣用萃取法再取油。初榨菜籽油经过去胶、去脂、去杂和脱水处理后,变成可以吃的四等成品菜油,四等成品菜油再经过去酸、去味、去色等提纯步骤,最终制成精制油。通常公司提炼的油品多为头道油,头道油多采用小瓶装在市面上售卖。部分企业提炼的油品无法达标,沦为二等和三等油菜籽油,二等三等油在即时交易市场中存量稀少。
菜油的贸易和储藏
菜油流通和储存环节主要涉及四级油,采用散装、散运和罐储方式。四级菜油在现货市场交易中占比超过八成,国家及地方储备的菜油也以四级为主。这种等级的菜油可以直接作为散装油供居民使用,也能经过提纯变成一级菜油,并以小包装形式在市场售卖。此外,四级菜油价格还作为现货市场的参考基准。
菜籽油不宜久存,存放期间其酸度与氧化程度会随时间增长而加剧,导致品质下降,为此国家储备的菜籽油要求每两年更换一次,市场上流通的菜籽油通常保存期不超过一年。
菜籽油的基本面情况
1.菜籽油是世界第三大食用油
我国菜籽油每年制造的量大约是四百万吨,这个数值大约占世界总产量的百分之三十,而每年的使用量则在四百五十万吨左右。生产的地方和销售的地方大多是在长江一带。因为我国油菜籽的种植面积一年比一年少,菜籽油的生产增长得非常慢。全世界菜籽油在二零零五年到二零零六年期间生产了大约一千六百六十五万吨,到了二零零六年到二零零七年期间则大幅度地减少了产量,主要的生产地区包括欧盟、中国、印度和加拿大。
2.生物能源概念是未来菜籽油价格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当前原油价格持续攀升,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促使全球各国积极开拓替代能源,以摆脱对石油的依赖,其中利用食用油制造生物柴油的领域发展尤为迅速。美国大豆产量丰富,因此主要以豆油为原料制造生物柴油,而欧盟油菜籽种植普遍,则主要采用菜籽油进行生物柴油生产,其菜籽油有超过六成被投入到该产品的制造过程中。
3.菜籽油期货可炒作的其他因素
油菜籽油的生产区域和销售区域大多位于长江地带,长江下游地区也是我国棉花的主要产地、棕榈油的重要输入区域,并且大豆加工厂在此高度集中,所以研究油菜籽油的价值时,也必须密切注视和关联棉籽油、棕榈油以及大豆油的市场价格波动情况。
菜籽油期货的炒作依据在于全球菜籽油的生产量、供应情况、进出口数据、库存水平、消费需求以及天气状况。同时,菜籽油与豆油、棕榈油、棉籽油、花生油等同类食用油联系紧密,因此这些油类的生产量、供应情况、进出口数据、库存水平、消费需求以及天气变化都会对菜籽油价格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