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9年下半年起,国内猪肉市场出现供应不足的情况,进口数量有限,导致猪肉零售价格迅速攀升,从每斤10元上涨至15元,接着又以显著的速度突破20元、25元,最终达到每斤35至40元。
这么离谱的肉钱,让多少百姓感到肉痛,尤其是爱吃猪肉的人,他们现在不敢随心所欲地吃肉了,毕竟口袋里没多少余钱,为了增加收入减少开支只能强忍着不吃肉了。因此,许多人都把视线转向了鸡鸭鱼蛋这些食物,它们的肉价相对较低,特别是鱼,基本上卖到五到七元,白鲢更是三到四元一斤,草鱼、鲤鱼、花鲢都在五到七元左右,吃鱼比吃鸡要划算得多。
没想到,现在淡水鱼价格逐渐上涨,猪肉价格却持续走低,北方一些地方猪肉跌到每斤10元,家乡猪肉零售价也低至每斤12元,全国猪肉普遍下跌,最低价在每斤15元左右,许多人感叹终于能吃上“猪肉自由”,猪肉粉也能如愿烹制红烧肉了。
然而,鱼价却出现了急剧飙升,甚至一度失去控制,这让人十分困惑,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01、“失控”的鱼价
根据官方统计信息,四月份淡水鱼的市场价格较去年同期增长了百分之二十六点四,比上个月也提升了百分之九点八。到了五月,淡水鱼价格更是急剧攀升,全国多个地区的鱼价都显著上涨,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现象?
洛阳有家专门卖鱼的店铺,花鲢每斤卖十三块钱,白鲢每斤卖八块钱。店主说,他干这行已经二十八年了,今年花鲢和白鲢的价格是这些年最贵的,从开春后价格就不断往上走,五月的时候涨得更快了。
草鱼售价14元每斤,鲤鱼是13元每斤,这些价格跟往年相比大幅攀升,去年才卖6元每斤。不过经营者发愁,由于价格昂贵,现在淡水鱼的销售状况很不理想,就连餐馆的进货量也在不断减少,以前夏天能卖100斤鱼,现在只能卖50斤。
在哈尔滨某处集市上,鲫鱼的单价是一斤20元,单条鱼的价格常常达到35元,摊主称,去年行情同样不乐观,一斤售价在15到16元之间。像三道鳞这种鱼,原本每斤7元,今年涨到了13元;鲤鱼的价格也攀升至12元,较去年增加了5元。至于价格为何走高,摊主解释说,产地捕获的鱼大多被运往南方销售,本地市场供应不足,导致价格涨幅比其他区域更为显著。
南京有个水产市场,孙大娘说,今年淡水鱼价格普遍涨了四成到五成,其中草鱼、鲫鱼、鲤鱼涨得特别厉害,甚至有卖断货的时候。花鲢现在批发价已经达到每斤十二元,草鱼每斤十一元,鲤鱼每斤十三元,到了市场上,零售价还要更高。问起鱼价为什么这么高,负责人解释说,今年淡水鱼供应量太低了,每天只运来120吨货,比去年减少了三成。
郑州某市场有顾客老刘说,去年鲈鱼每斤卖十七元,如今涨到了二十五元;鳜鱼去年每斤三十元,现在卖到五十五元,这种鱼价上涨得太离谱了,让人实在难承受。另外,鲫鱼每斤十六块八,清江鱼每斤十四元,草鱼每斤十三元,这些价格也都比过去增加了五成。
02、凭啥比猪肉贵?
现在河里的鱼价格高了很多,表面上看能让卖鱼的人多赚点,可许多卖鱼的人却叫苦不迭,说进货价太高,几乎没什么利润,关键是销售量锐减,以前每天能卖一百多斤,现在只能卖二十斤,连店租都赔不出去。
那么这么高的价格,鱼农们是否赚到钱了呢?
湖北潜江有位养鱼的人说,今年淡水鱼的市场状况相当不错,假如没什么状况发生,一亩地能赚五六千元应该没问题,如果是养殖特殊的鱼类,一亩地赚上万元也是有可能的,但是,许多养鱼的人不仅没有赚到钱,反而亏了不少钱,主要是因为鱼全都死掉了,怎么可能赚到钱呢?
据悉,今年多地爆发了未知的鱼类疾病,药物无法控制病情,一旦鱼塘感染,很快就会导致整池鱼类死亡,其中湖北百分之八十的鱼塘都受到了影响。
当然,对于鱼肉为何上涨,专家也说出了自己的原因:
1、养殖成本加大
年初以来,鱼饲料价格不断攀升,五月份玉米和豆粕再度提价,导致鱼饲料价格再次上涨,成鱼饲料每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500元,苗料每吨反弹了1000元。
2、禁渔
现在长江和五大湖已经实施“十年不打鱼”的政策,内海的休渔时间也延长了,因此淡水鱼和海产品的供应量显著降低。同时,早些年由于环境问题、鱼价不高,养鱼的土地面积持续缩小,再加上鱼类疾病的发生,导致鱼的供应量大幅减少,价格也随之急剧上涨。
温度上升导致活鱼运送变得困难,夏季又正值鱼类消费的鼎盛时期,因此可以预见鱼价将会持续攀升,需要大家做好相应的心理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