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8月27日发布消息,由海峡导报记者孙春燕和实习生陈婉婷撰写,常海军提供图片,报道称,经过三个月的期盼,厦门的美食爱好者们终于迎来了捕鱼季节的开始。
昨天,记者实地考察市场后发现,休渔期结束已有十日,厦门市场里的海产种类明显增多,梭子蟹、皮皮虾、石斑鱼等应有尽有,场面十分活跃,价格也比休渔期间上涨不少,特别是梭子蟹,价格大幅降低了五成。但也有一些海产因为供应不足,价格不但没有下降,反而有所提升。
量增价降 八市海鲜不少降五成
昨天,听着几个海产贩子的吆喝声,记者走进了又窄又长的水巷,刺鼻的海水气息立刻弥漫开来,这里就是厦门市民经常光顾的第八市场,专门买卖海产。“跟以往比,海货种类增多了,可今年鲜活的鱼儿却变少了,没有那种特别肥美的鱼,大多是些小鱼杂碎。”一位女店主表示,渔业恢复后,售卖的商品种类有所丰富,在价格上,梭子蟹的变化最为显著,每斤的标价从休渔时的80元到90元,调整到了40元到50元,降幅接近一半。
那个摊位上,皮皮虾标价每斤四十五元,鲜贝单个售价三块钱,扇贝每斤十五块钱,小管每斤十块钱。捕鱼季开始前,速冻小管要卖到三十元一斤,带籽的更是五十到六十元,现在捕鱼季到了,价格确实降得厉害,现在购买相当划算。
另外,据导报记者了解,蓝花蟹现价55元每斤,较休渔期有所降低,石斑鱼现价38元每斤,也比休渔期价格有所回落,本港带鱼现价15元每斤,与休渔期35元每斤的价格相比,降幅达到42%,白鲳鱼价格也出现了松动,个头较小的售价在40元到50元之间,个头较大的售价在70元到80元之间,这样的价格水平,自然能够吸引更多顾客。一个专门售卖鲍鱼的小摊,个头硕大且饱满的鲍鱼每斤售价在四十五元到六十元之间,短短不到五分钟内,就有三四个顾客前来购买。
也有反例 部分海鲜价格不减反增
林阿姨住在前埔,听说最近开始捕鱼了,她非常高兴地坐BRT去八市挑选海产,原本以为狗鲨鱼的价格会下降,没想到现在的狗鲨鱼反而比之前更贵了。“现在每斤狗鲨鱼的价格在150元到160元之间,比休渔期之前买的还要贵四五十元,这真是让人感到很惊讶。”林阿姨表示,她之前喜欢购买的小青龙虾,在刚开渔的那一周才卖95元,但昨天价格已经涨到了100多元。
有商贩向记者透露,部分海产之所以价格高于休渔期前,甚至高于休渔期间,是由于休渔阶段,市场中的许多海产被冷冻品和人工养殖品种所替代,售价相对较低,而开渔之后供应的都是鲜活、野生的海产,价格自然会上涨,例如六月份从青岛运来的养殖对虾每斤卖七十元,现在厦门刚开渔捕获的对虾价格在每斤一百二十元到一百三十元之间。
听说海鲜的价位波动频繁,每天都会出现调整,因为捕鱼的季节刚开始,从海上回来的船只数量还不多,新鲜海产品的存活程度和收获量都处于较低水平,再加上最近遇到了台风,鱼虾的供应量有所减少,所以本地海产品的整体价格并没有明显下降。“估计再过十五天左右,大型捕鱼船只就会大批量返回,到时候真正又好吃又便宜的应季海产品也将会上市。一位摊贩称,根据先前观察,当船只接连靠岸时,新鲜鱼虾的售价可能会更加便宜,不过因为中秋和国庆期间需求旺盛,价格能降低的幅度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