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牛肉与猪肉价格走势成热点,后市走向引关注?

兮夜 1 0

近期,牛肉价格走势成热点话题,曾经居高不下的它变得亲民,猪肉价格在经历长期低迷后迎来复苏,这“一冷一热”的市场现象背后,反映了怎样的市场供需关系变化,给养殖户带来怎样的影响,给商贩带来怎样的影响,给消费者带来怎样的影响,牛肉后市价格将走向何方,猪肉后市价格又将走向何方?

牛肉价格创新低,精品牛肉价格相对坚挺

南京市建邺区集庆副食品市场周边附近,各类卖牛肉的门店到处都是。6月26日,记者前往走访了几家门店。现场显现,各门店牛肉售价相差不是很大。牛里脊、牛腱子、牛腩等这些部位的批发价格大概是每斤35元到38元,相较于一个月之前便宜了四五元。一位门店老板告知记者,“年后牛肉价格便已开始出现下降的情况了,夏季属于肉类消费的淡季时期,即便价格有所降低,然而生意依旧是较为冷清的状态。”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截至6月21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里牛肉平均价格是60.91元每公斤,相较于1月份均价80.41元每公斤而言下跌了24.25% ,截至6月份第2周时,全国牛肉周均价已然跌至69.96元每公斤,同比下跌16.4% ,此情况已经连续18周下跌,降至2019年的水平,多数养殖户的养殖收益处于盈亏平衡点附近或者出现亏损,主产区养殖户亏损状况明显 。在采访期间,存在商贩告知记者,称当下养殖户售卖一头黄牛,此黄牛的生产周期处于15至18个月之间,其平均就要亏损4000到6000元 。

零售端,菜市场、商超等地方,牛肉价格处于低点,精品牛肉却相对坚挺。南京市南湖菜市场附近,葛鲜生牛羊肉老板讲给记者,国内肉用牛主要是黄牛与水牛,其店内水牛肉都从云南进货,水牛的牛里脊每斤55元,牛腩每斤45元。奥体附近一家盒马鲜生,记者亲眼看到,鲜切区地方的各部位牛肉价格每斤在45元到80元之间不一样,冷冻区的进口牛肉需要成本其实每斤只需要二三十元 。

江苏省肉类协会秘书长吴义清向记者透露,牛肉价格长时间、大幅度下降主要是牛肉供不应需所致 ,先是国内肉牛产能持续增长,近两年进入集中出栏期,引发牛肉阶段性供给上升,其次是乳制品市场不景气,淘汰奶牛冲击肉牛市场,再者海外牛肉进口来源国持续增多,给国内牛肉带来竞争压力,另外需求端,于新出生人口减少以及老龄化逐步加剧,致使牛肉消费市场有所萎缩 。

猪肉价格走出低谷,猪企由亏转盈

存在着欢喜的一些人以及忧愁的一些人,与之形成极为鲜明对比的情况则是,牛肉的价格出现了下跌,倒是猪肉的价格进入到了那久违的处于上升状态的轨道之中。于南湖菜市场的猪肉售卖摊位之处,记者目睹到销售状况较为良好的鲜肋排单价为每斤39元,五花肉单价为每斤29元,其价格比部分牛肉的价格还要高。

在生猪养殖端,有东海富源合作社董马养猪场,其负责人是李善学,该养猪场生猪年出栏量10000余头,李善学介绍,近期生猪价格处于近年来高位,从企业生猪出栏情况看,生猪销售价格从年初每公斤15.8元涨至六月中旬每公斤20.1元,处于震荡上行区间,近期生猪出栏价格回落到每公斤19.2元,趋于平稳。

生猪利润在大概5月中旬的时候,由亏转盈 。今年1月13日,处于猪价低谷 ,120公斤的标猪出栏价是每公斤13.43元 ,出栏成本是每公斤16元 ,头均亏损308.4元 ,然而目前标猪头均盈利192元 。镇江养猪协会会长、镇江希玛牧业公司董事长马荣坤说 。

牛肉价格_牛肉价格走势 猪肉价格后市预测 肉类市场供需关系分析

依照农业农村部给出的数据,在6月11日至14日这个时间段,处于高点位置的猪肉价格方才出现略微下跌的情况。可是从历史数据方面进行观察,全国猪肉的平均价格创下了将近16个月以来的最高纪录。从价格的走势角度来看,猪肉价格自5月中旬起始呈现出显著的上涨态势,这种增长趋势持续不断,在6月11日的时候达到了每公斤25.24元的峰值,与上月同一时期相比较增长了28.7%。

猪价为何在短期内迅速拉升呢?马荣坤作了进一步剖析,近些年来母猪产能出现过剩状况,这致使猪价长时间处于低位波动,养猪企业鉴于无法持续承受亏损便主动进行去产能;去年冬季的时候,北方部分地区疫病有所增多,这同样致使部分养殖企业产能被动遭到去化。随着猪价不断走高,养殖利润持续扩大,一方面部分养殖户因长久亏损,看涨情绪不断升温,从而采取压栏惜售的行为,另一方面,部分养殖户怀有投机心理,购买标猪进行二次育肥,这使得市场供给进一步减少,这便是此番猪价上涨的重要推动力量。

虽然猪价有了回升的情况,然而猪肉市场的整体需求略微呈现出疲软的态势。记者到市内多家菜市、商超去走访并了解到,近期猪肉的销量基本上维持在常年淡季的水平。随着高考成绩被公布,各种各样的谢师宴、升学宴更加多了,猪肉的消费需求也许会出现有所提振的情况。

树立“大食物观”,让养殖业更能抗风险

说到生猪养殖业,“猪周期”这个词大家并不感陌生,然而,在历经2023年那段漫长的价格处于底部的时期后,业内也渐渐地开始产生怀疑,猪周期定律是不是已然出现了“失灵”的状况呢?

,“猪周期”是因生猪供需不平衡致使猪价产生周期性波动的情况,呈现出“价高伤民,价贱伤农”的循环。在以往我国以农户散养为主的时期,单个生产者更易于“追涨杀跌”,并且由于技术、资金欠缺,难以迅速应对市场的变化。马荣坤称,“我们一般觉得一轮猪周期大概3到4年,而如今生猪养殖生产集中度显著提高了,猪周期已没那么明显了。”

当往昔人们拿来用作参考依据的经济规律出现“变异”状况时,处在价值链之上的生产经营者该以怎样的方式去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呢?问号结尾

吴义清进一步说道,社会人口发生了很大变化,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人口老龄化会改变人们的消费品需求结构,政府和行业都要因地制宜做好应对,且要有大食物观,从消费结构看,人们从吃得饱转变为吃得好,所以要按消费导向生产农产品,要按照市场规律配置资源。吴义清说,60后消费品习惯与90后不一样,不同地里消费习惯和偏好不同,不同民族消费习惯和偏好不同,不同季节消费习惯和偏好不同,国家农业生产规划要依据人口结构安排生产,国家农业生产规划要依据各地区消费需求安排生产,国家农业生产规划要依据消费习惯安排生产,以此实现产销均衡。

目前,我国肉类市场价格,表现出分化态势,其中一边,是猪肉价格出现回暖情况,另一边,则是牛肉价格处于低迷状态,二者之间,是否有着一定的关联性,对于后市的走向,又将会怎样发生变化 ?

师范晴晴,这位卓创资讯分析师觉得,猪价上涨而牛价下跌,二者并无很强的关联性。当下进入了夏季高温时段,肉类消费处于淡季之中,近期猪价显现出微跌态势,这正是源于需求端表现欠佳,上游养殖端挺价信心缺失,7至9月的生猪市场或许会呈现出供需两者均处低位的格局。待到10月往后,猪肉迈进需求旺季,二次育肥再度进入市场,或许会对生猪价格构成支撑。近期,肉牛价格跌幅呈现出有所收窄的态势,前期经过消化,当前可供屠宰的活牛供应出现了小幅缩减的情况,并且大型养殖场育肥牛补栏有所增加,预计在7至9月,肉牛价格有希望出现反弹。

吴义清说,我们判断,未来猪肉将会呈现区间震荡趋势,也就是说,猪肉价格会受到诸如冻品库存、消费替代等诸多不同因素的影响,当涨到前期高点附近时就涨不上去了,进而停止上涨。值得注意的是,牛肉消费对于猪肉消费而言存在一定的替代效应,如今牛肉价格差不多已经见底了,据此估计,牛肉价格会伴随猪肉价格的上升而有一次规模不大的温和上涨,不过其涨幅也不会特别大。除此之外,秋冬季属于牛肉消费相对兴旺的季节,所以牛肉价格可能也会稍微有所回升。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林杉

标签: #近期牛肉与猪肉价格走势 #市场供需关系变化 #后市价格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