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价格成难题!种粮大户老王与贸易商老李的纠结困境

admin 7 0

各位朋友,咱们来谈谈小麦的市场行情,这确实让人感到焦虑。河北的一位粮食种植专业户老王,面对家中存放的数十万斤麦子,每天不停地通过手机查询价格信息,内心十分矛盾。

出售吧,这个价位让人感觉损失不小;不出售吧,新玉米马上就要运来了,存储空间和资金都成难题。他向我表示,当前的市场状况,就像用钝器慢慢切割,让人倍感煎熬。

邻里的生意人老李,今年也颇费周折。最近他趁着价钱不高买了些小麦,原本打算转手谋取利润,不料行情就这么停滞不前了。

他现在也感到烦恼:出去的话,收益并不丰厚;待在家里,资金被占用又担心后续会贬值。这其实不只是老王和老李的困扰,咱们许多从事农业、粮食买卖的同行,近来或许都遭遇着相似的难题。

当前主要产区的面粉厂购买小麦的价格,基本维持在1.20元到1.23元之间波动。其中,河南新乡思丰和漯河中粮能够提供1.235元的价格算是比较高的,而河北霸州益海给出1.203元的价格则算是比较低的。

部分工厂今天略有上涨,涨幅在两分钱到五分钱之间,安徽、江苏、陕西、河北、河南、山东等地均有工厂进行了小幅提价,虽然涨幅不大,但总算显现出向上调整的迹象。

当前市场情形,通俗地讲就是“既难以上涨也无法下跌,陷入停滞”。面粉厂和粮食经销商购粮意愿不强,收购价格被控制得很低。

持有粮食的农户及基层粮站,面对当前价格,并不急于出售,认为难以接受损失。双方持续僵持,价格在每斤一元二角上下徘徊,偶尔有商家上调两分钱,另有所降三分钱,但整体波动幅度有限。

即将迎来新玉米的丰收,这种粮食是饲养牲畜的主要食物来源。 新玉米供应量增加,其价格倾向于下降。 饲料加工企业若察觉到玉米成本降低,或许会减少购买小麦作为替代品。

小麦价格行情分析_托市收购政策解读_小麦价格

如果小麦价格远高于玉米,养殖企业便不愿意收购,这导致小麦价格受到压制,上涨变得十分困难。山东省的玉米价格已经接近2300元每吨,与小麦的价差明显扩大。

国家设定了最低收购价作为基础保障,粮食可以随意售卖,确保农民有销售渠道,不会出现“卖粮难”的情况。2025年小麦(三等)的最低收购标准是每50公斤119元,换算成每斤就是1.19元。

河南、安徽、河北、江苏、山东等核心产区已开展最低收购价粮食托市收购工作,公布的收购网点数量超过570个。目前,所有涉粮企业累计完成最低收购价小麦的收购量已达1300万吨。

不过,当前面粉加工企业和饲料加工单位这些粮食消耗量大的机构,收购粮食的出价通常比国家临时收储价格还要少一些,并且压低价格进货的意图相当突出。

这个储备粮销售点虽然一直在营业,但似乎难以有效带动整体市场价格上涨,基层的粮食想要顺利按照市场行情出售并获利,仍然面临不少困难,而且有传言称九月底小麦的专项收购将停止,届时麦价的基础支撑力量可能会随之减弱。

一些国际性组织,例如美国农业部,估计来年全球小麦收成或许会下降。尽管这指的是将来的情况,距离目前粮食销售还有段时间,不过这种“供应不足”的预期,多少会对未来价格形成一定支撑,避免其大幅暴跌。从长远角度分析,这可以视为一个潜在的有利因素。

面粉厂的运营状况同样面临挑战,设备运转频率不高,市场需要有限。麸皮作为小麦加工的附属品,需求同样低迷,对小麦市场造成了一定压力。整体而言,面粉的消耗量增长缓慢,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方式的改变,对面粉的需要提升速度放缓。

部分地区的粮食轮换补货活动确实有增强,不过交易定价大多采取降价方式。例如天津市的小麦购买,部分报价在每吨10元到20元之间,贵州省的采购最高优惠额度达到165元每吨,浙江省的采购平均优惠为83元每吨。这表明在行情疲软的背景下,购买方占据更有利的地位。

当前,众多贸易商正忙于处理库存,转而关注秋季粮食,以便为采购新玉米做打算。他们处理小麦的方式主要是只要不亏本就出售。毕竟今年玉米市场盈利丰厚,贸易商收购玉米的意愿较强。

全球小麦市场前景并不令人满意,北半球冬小麦的收成产生了周期性影响。美国农业部进一步提高了新麦产量的预估,增产的预期持续存在,从而限制了国际小麦价格的上行空间。

标签: #种粮困境 #小麦价格 #市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