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牛肉价格创新低,猪肉价格复苏,后市走向成热点?

兮夜 1 0

近期,牛肉价格走势成热点,这牛肉价格曾居高不下,现变亲民,猪肉价格经长期低迷后迎来复苏,成热点,这一凉一热的市场现象背后,反映哪些市场供需关系变化,给养殖户、商贩、消费者带来啥影响,牛肉和猪肉后市价格又走向哪方?

牛肉价格创新低,精品牛肉价格相对坚挺

在南京市建邺区,有个叫集庆副食品市场的地方,其周边卖牛肉的门店到处都是。6月26日,记者去走访了几家门店,发现牛肉售价相近,牛里脊、牛腱子、牛腩等部位的批发价格大概是每斤35元到38元,比一个月前便宜了四五元。一家门店老板对记者讲:“年后牛肉价格就开始降了,夏季是肉类消费淡季,虽降价了但生意依旧比较冷清。”

农业农村部进行监测,截至6月21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牛肉平均价格是60.91元/公斤,相较于1月份均价80.41元/公斤下滑了24.25%。截至6月份第二周,全国牛肉周均价已下跌至69.96元/公斤,同比下降16.4%,且已连续18周下跌,降至2019年的水平。多数养殖户的养殖收益处于盈亏平衡点附近或者处于亏损状态,主产区养殖户亏损较为明显 。在采访期间,有商贩告知记者,当前养殖户售卖一头黄牛,这头黄牛的生产周期处于15至18个月的范围,平均而言要亏损4000元至6000元 。

进入零售端,菜市场、商超大有不同,牛肉价格处于低点范围内,精品牛肉却相对坚挺,价格不同。南京市南湖菜市场附近,葛鲜生牛羊肉老板向记者透露,这国内肉用牛,主要是黄牛和水牛,其店内水牛肉均从云南那边进货,当前水牛的牛里脊售卖价格为每斤55元,牛腩售价为每斤45元。在奥体附近一家盒马鲜生内,有记者看到,位于鲜切区的各部位牛肉,价格处于每斤45元到80元的区间内,而冷冻区的进口牛肉,每斤价格仅需二三十元。

江苏省肉类协会秘书长吴义清向记者透露,牛肉价格长时间且大幅度地走低,其主要缘由是牛肉供需失衡。首先,供给端呈现出内外同时增长的态势,其一,国内肉牛产能持续攀升,近两年步入集中出栏阶段,致使牛肉出现阶段性供给增多;其二,因乳制品市场不景气,淘汰奶牛对肉牛市场造成冲击;其三,海外牛肉进口来源国持续增加,给国内牛肉带来竞争压力。另外,在需求端,鉴于新出生人口减少以及老龄化日益加剧,致使牛肉消费市场出现一定程度的萎缩。

猪肉价格走出低谷,猪企由亏转盈

有人处于欢喜的状态,而同时有人又处于忧愁的状态,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和牛肉价格出现了下跌的情况,猪肉价格则进入了那种久违的处于上升的轨道之中。在南湖菜市场里面的猪肉档口那里,记者看到了卖得相对较好的鲜肋排它每斤的价格是39元,还有五花肉每斤价格是29元,比部分类型的牛肉价格还要高 。

于生猪养殖端而言,东海富源合作社董马养猪场负责人李善学介绍,该养猪场生猪年出栏量10000余头,近期生猪价格处在近年来高位,从企业生猪出栏情形来看,早在年初的时候,该企业生猪的销售价格每公斤为15.8元,逐步上涨至6月中旬每公斤能够达到20.1元,处于震荡且在上行的区间范围,然而到了近期,该企业生猪出栏价格回落下来,每公斤为19.2元,逐渐趋于平稳 。

生猪利润大概在5月中旬的时候,从亏损的状态转变为盈利的状态 。今年1月13日 ,在猪价处于低谷的时候 ,120公斤的标猪出栏价是每公斤13.43元 ,其出栏成本为每公斤16元 ,每头猪平均亏损308.4元 ,然而现在标猪每头平均盈利192元 。镇江养猪协会会长 、镇江希玛牧业公司董事长 马荣坤这样说道 。

牛肉价格_牛肉价格走势_猪肉价格复苏

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可知,6月11日至14日时,在处于高点的情况下猪肉价格才出现微跌,可是从历史数据方面看,全国猪肉平均价创下了近16个月以来的新高,从价格走势而言,猪肉价格自5月中旬就开始出现明显上涨,其增长趋势一直持续着并不间断,在6月11日的时候达到了每公斤25.24元的高峰,相较于上月同期增长了28.7% 。

猪价为何在短期内迅速大幅度提升呢?马荣坤作了进一步剖析,近些年来母猪产能出现过剩状况,致使猪价长时间处于较低位置持续波动,养猪企业由于没办法持续承受亏损进而主动进行产能削减;去年冬季的时候,北方部分地区疫病有所增多,这也致使部分养殖企业产能被动地降低。随着猪价不断升高,养殖所获利润持续增大,一方面部分养殖户长久处于亏损状态,看涨情绪不断上升,采用压栏惜售的方式,另一方面,部分养殖户怀有投机心理,购买标猪进行二次育肥,造成市场供给进一步变少,这便是此番猪价上涨的关键推动力量。

虽然猪价出现了回升的情况,然而猪肉市场的整体需求呈现出略显疲软的态势,记者前去本市内多家菜市以及商超进行走访从而了解到,近期猪肉的销量基本上维持在常年淡季的水平,伴随高考成绩的公布,多种谢师宴、升学宴数量有所增多,猪肉的消费需求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提振。

树立“大食物观”,让养殖业更能抗风险

在生猪养殖业里,“猪周期”这个词汇大家并不陌生,然而,历经 2023 年那冗长的价格处于底部的阶段后,行业内部也开始生出疑问,猪周期定律是不是已然“失灵”了呢?

“猪周期”是由生猪供需不平衡致使猪价周期性波动,呈现“价高伤民,价贱伤农”循环,在过去我国以农户散养为主时,单个生产者更易“追涨杀跌”,还因技术、资金不足,难以快速应对市场变化,“我们通常认为一轮猪周期约3到4年,而当下生猪养殖生产集中度获明显提升,猪周期已不那么明显了。”马荣坤讲 。

随着往昔人们用来当作参照的经济规律出现“变异”情况,于价值链之上处于该位置的生产经营者,究竟要怎样去应对市场需求所发生的变化呢?

吴义清进一步说道,社会人口发生了很大变化,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人口老龄化将改变人们的消费品需求结构,政府和行业都要因地制宜做好应对,且要有大食物观,从消费结构看,人们已由吃得饱转向吃得好,所以就要按消费导向生产农产品,要按照市场规律配置资源。吴义清说,60 后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与90 后的消费习惯,必然存在差异,处于不同地域的消费者,其消费习惯不同,不同民族的消费者,消费习惯也不同,而且不同季节,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以及消费偏好,同样存在差异,国家开展农业生产规划时,需要依据人口结构,结合各个地区的消费需求,参考消费习惯等诸多因素,进而安排生产,以此实现产销均衡。

当下,我们国家肉类市场之中的价格,展现出分化的态势,一方面是猪肉的价格出现回暖的情况,另一方面是牛肉的价格处于低迷的状态,这两者之间是不是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后续市场的走向又是会怎样发生变化的呢,会趋向于何种情况呢,是否会有新的趋势产生呢 ?

卓创资讯分析师范晴晴持有这样的观点,猪价呈现下跌态势,牛价展现上涨情形,二者之间不存在很强的关联关系。当进入夏季高温时段,肉类消费进入淡季,在此背景之下目前猪价出现了微跌的情况,其原因正是需求端表现不够理想,并且上游养殖端挺价信心不足,7月至9月的生猪市场或许会呈现出供需两低的格局。等到10月以后,猪肉进入需求旺季,二次育肥再次进入市场,这样或许会对生猪价格形成支撑。进而肉牛价格于近期之时跌幅呈现出有所收窄的态势,在历经了前期消化这个阶段以后,当下可供屠宰处理的活牛供应出现了小幅的缩减情况,并且再加上大型养殖场育肥牛补栏行为有所增加,据此预测在7月至9月期间肉牛价格有希望实现反弹。

依据我们的判断,未来猪肉将会呈现出区间震荡的趋势迹象,这意味着猪肉价格会受到诸如冻品库存、消费替代等众多性质不同因素的影响作用,结果就是涨到前期高点附近便涨不动了。并且牛肉消费对于猪肉消费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替代效应,当下牛肉价格已然差不多见底了,由此估计牛肉价格会伴随猪肉价格上升出现一个温和的上涨态势,不过涨幅也不会太大。另外秋冬季属于牛肉消费的旺季时期,所以牛肉价格可能也会略有回升。吴义清说。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林杉

标签: #牛肉价格 #猪肉价格 #市场供需